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项研究基于中医理论,在对以往先兆流产致病因素及发病机理研究的前提下,观察庞氏安胎止血汤对血热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探析庞氏安胎止血汤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血热型先兆流产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热型先兆流产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组。治疗组40例,给予庞氏安胎止血汤口服,每天2次,每次1袋,每袋200ml,分早晚温服。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地屈孕酮片,首次剂量为40mg,然后每天3次,每次10mg。10天为一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疗效。
结果
1.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0%,两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经?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经治疗,两组的各项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颜色、腰酸胀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腹疼痛、口干咽燥、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黄、大便秘结、主次症总积分方面,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经治疗,两组的血清β-HCG、P、E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增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β-HCG、P、E2水平及治疗前后血清β-HCG、P、E2水平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增长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庞氏安胎止血汤及地屈孕酮均可以有效治疗血热型先兆流产,庞氏安胎止血汤的临床疗效优于地屈孕酮。
2.庞氏安胎止血汤可以减轻血热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在缓解小腹疼痛、口干咽燥、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黄、大便秘结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地屈孕酮。
3.庞氏安胎止血汤,可以提高血热型先兆流产患者的血清β-HCG、P、E2激素水平,改善内分泌环境。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热型先兆流产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组。治疗组40例,给予庞氏安胎止血汤口服,每天2次,每次1袋,每袋200ml,分早晚温服。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地屈孕酮片,首次剂量为40mg,然后每天3次,每次10mg。10天为一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疗效。
结果
1.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0%,两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经?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经治疗,两组的各项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颜色、腰酸胀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腹疼痛、口干咽燥、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黄、大便秘结、主次症总积分方面,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经治疗,两组的血清β-HCG、P、E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增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β-HCG、P、E2水平及治疗前后血清β-HCG、P、E2水平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增长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庞氏安胎止血汤及地屈孕酮均可以有效治疗血热型先兆流产,庞氏安胎止血汤的临床疗效优于地屈孕酮。
2.庞氏安胎止血汤可以减轻血热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在缓解小腹疼痛、口干咽燥、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黄、大便秘结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地屈孕酮。
3.庞氏安胎止血汤,可以提高血热型先兆流产患者的血清β-HCG、P、E2激素水平,改善内分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