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l0,IL-10)是一种独特的细胞因子,它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化及单核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合成。其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活性,并且与疾病的易感性、严重性及疾病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本实验以新西兰白兔为实验材料,对其IL-10基因启动子进行克隆分析;并且以新西兰白兔、福建黄兔以及它们的正反交杂交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相关免疫指标,结合其IL-10基因5个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关联性分析。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家兔IL-10基因5’侧翼区的部分序列,并且将其与GenBank上公布的人IL-10启动子区域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部分序列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并且利用软件预测所克隆序列的启动子相关元件,基本可以确定此段序列为兔IL-10基因启动子的一部分。GenBank中公布的人的启动子序列为4018bp,位于人IL-10基因启始密码子上游的-29~-4047bp,经比对,与家兔IL-10基因5’侧翼区一致的区域为启始密码子上游-29~-348bp,因此推测不同物种的同一基因启动子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部分序列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2.实验采用的4个群体分别为:新西兰白兔、福建黄兔、新黄兔(新西兰白兔(6)×福建黄兔(早)的杂交群体)、黄新兔(福建黄兔(6)×新西兰白兔(早)的杂交群体),用PCR-SSCP方法对4个家兔群体IL-10基因5个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发现外显子1、2、5没有遗传多样性,在外显子3中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AA、BB、CC、 AB、AC、BC六种基因型,结果发现2个突变位点:A1435G、G1519A,两者均为同义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在外显子4中存在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分别为:OO、 TT、TO,检测到2532位点与2533位点之间有一个碱基(T)的插入,从而引起从此位点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经统计,在外显子3中,A等位基因频率最高,C等位基因频率最低,其中,只在新西兰白兔群体中检测到一个个体为CC基因型;在外显子4中,O等位基因频率远远大于T等位基因频率,在所检测的样本中,只有一个个体为TT基因型。在外显子3和外显子4不同基因型分布差异χ2检验中,新西兰白兔与其余三个群体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3.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4个家兔群体部分免疫性状。结果显示:福建黄兔血液白细胞介素10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个群体(P<0.05);而INF-γ含量为黄新兔和福建黄兔最高,且两者之间无差异显著(P>0.05);对于白细胞计数而言,新西兰白兔显著低于其余3个群体(P<0.05)。4.不同基因型与免疫指标相关分析表明:除新黄兔外,其余3群体外显子3各基因型与对应的免疫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新西兰白兔AC基因型个体的白细胞数计数值显著高于BB和BC基因型个体;黄新兔AB基因型个体免疫球蛋白G水平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BB基因型个体的IL-10水平最高;福建黄兔AA基因型个体的免疫球蛋白G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基因型个体,且BB基因型个体的IL-10水平最高。另外,在本实验中所检测新西兰白兔、新黄兔、黄新兔外显子4各基因型对应的免疫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只有在福建黄兔群体中检测到TO基因型个体的白细胞数显著高于OO基因型个体。为综合分析两个具有多样性外显子的遗传效应,还将福建黄兔两外显子基因型进行组合,并进行组合前后白细胞数的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