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目前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的常规方法以西药消炎镇痛药物及静脉用止疼泵为主,但药物有效镇痛时间较短、止痛泵不良反应较大,故采用中医药的方法缓解疼痛受到更多关注。为了更好的推广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次研究对股骨粗隆间A2型骨折病人采用PFNA内固定术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观察治疗股骨粗隆间A2型骨折术后肿痛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19年03月至2020年01月80例因股骨粗隆间A2型骨折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住院的患者,患者中医诊断为:骨折,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为:左(右)股骨粗隆间骨折(A2型),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术后常规治疗加服活血止痛汤组,对照组为术后常规试验组,每组均为40例。两组方法的患者均为股骨粗隆间A2型骨折的患者,住院后行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Q12h,避免血栓情况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试验组:患者手术后,从术后第一日起,在骨科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基础上患者开始口服活血止痛汤,日一剂,早晚分服,连服12日。对照组:骨科常规补液预防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部位、患肢肿胀度、消肿率、皮纹出现的时间、VAS疼痛评分、以及主动活动髋关节使屈膝屈髋的活动度。最后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分析。
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研究内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据术后第3、6、9、12天的统计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试验组的肿胀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的消肿率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的皮纹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4)依据VAS评分,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5)主动活动时患肢屈膝屈髋的活动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数据表明,试验组在促进术后早期治疗中有更好的疗效,在术后治疗患肢肿胀、改善患肢术后疼痛等方面有优势。
讨论:
依据术后统计的数据,可以得出治疗效果的差异,试验组治疗效果更好,可以降低术后疼痛、加快患肢术后肿胀的消退,因此活血止痛汤在针对股骨粗隆间A2型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后的肿痛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目前治疗骨折术后肿痛的常规方法以西药消炎镇痛药物及静脉用止疼泵为主,但药物有效镇痛时间较短、止痛泵不良反应较大,故采用中医药的方法缓解疼痛受到更多关注。为了更好的推广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次研究对股骨粗隆间A2型骨折病人采用PFNA内固定术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观察治疗股骨粗隆间A2型骨折术后肿痛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19年03月至2020年01月80例因股骨粗隆间A2型骨折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住院的患者,患者中医诊断为:骨折,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为:左(右)股骨粗隆间骨折(A2型),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术后常规治疗加服活血止痛汤组,对照组为术后常规试验组,每组均为40例。两组方法的患者均为股骨粗隆间A2型骨折的患者,住院后行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Q12h,避免血栓情况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试验组:患者手术后,从术后第一日起,在骨科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基础上患者开始口服活血止痛汤,日一剂,早晚分服,连服12日。对照组:骨科常规补液预防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部位、患肢肿胀度、消肿率、皮纹出现的时间、VAS疼痛评分、以及主动活动髋关节使屈膝屈髋的活动度。最后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分析。
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研究内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据术后第3、6、9、12天的统计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试验组的肿胀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的消肿率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的皮纹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4)依据VAS评分,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5)主动活动时患肢屈膝屈髋的活动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数据表明,试验组在促进术后早期治疗中有更好的疗效,在术后治疗患肢肿胀、改善患肢术后疼痛等方面有优势。
讨论:
依据术后统计的数据,可以得出治疗效果的差异,试验组治疗效果更好,可以降低术后疼痛、加快患肢术后肿胀的消退,因此活血止痛汤在针对股骨粗隆间A2型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后的肿痛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