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解读《抹除》中的隐喻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b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历来是语言学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从传统的修辞学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仅仅涉及了隐喻的表层问题,而从认知科学的层面对隐喻的研究才最终揭示了隐喻的工作机制。本论文旨在运用福柯尼耶和特纳等创立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层面切入,以当代非裔美国黑人作家帕西瓦尔·埃弗雷特的代表作《抹除》中出现的隐喻为语料,对隐喻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  概念整合理论,也叫做概念融合理论,是认知科学的新突破。整合理论包括四个基本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类属空间反映了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结构,输入空间I和输入空间II有选择地投射到整合空间,并通过“组合”、“完善”和“精致”三个操作过程的相互作用生成新创结构。这四个心理空间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该概念整合网络是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总体说来,它有四个基本的子网络,即简单型网络,镜像型网络,单域型网络和双域型网络。  全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整体框架、帕西瓦尔·埃弗雷特及其代表作《抹除》的大致内容。第二章节对隐喻的国内外研究展开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并简单回顾了《抹除》的国内外研究。第三章节重点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其次简要阐述了乔姆斯基的三个充分性。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主要章节,这两个章节将乔姆斯基的描写的充分性和解释的充分性结合起来。第四章节对《抹除》中隐喻的特点及其分类的充分描述为第五章节概念整合理论的具体运用奠定了基础,而第五章节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跨域映射和四个子网络的详细说明又使得《抹除》中各类隐喻得到了充分的解释。第六章节总结了此次研究的重要发现、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几项建议。  此次研究发现:第一,《抹除》中包含了大量隐喻,且均带有讽刺或幽默的艺术效果。第二,基于隐喻在非裔美国黑人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的事实,非裔美国黑人文学研究不仅仅能从传统的文学视角着手,也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层面切入,而且这一新的研究方法被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第三,《抹除》中出现的隐喻可以分为三类,即本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且这三类隐喻均能够利用概念整合理论进行跨域映射和四类子网络的分析。最后,本次研究再次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对于隐喻具有强大解释力的事实。
其他文献
杰克·伦敦(1876-1916)是19世纪90年代一位非常受欢迎的美国作家.《荒野的呼唤》被认为是杰克·伦敦最伟大的文学成就及美国文坛上的经典.杰克·伦敦被公认为一名自然主义作
引言:清末民初“美术”概念的引进在晚清中国,“美术”是个源自日本的概念。“美术”概念的引进对于近代中国的特殊社会意义,正如陈振濂所指出:近代中国绘画、“美术”的变迁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和对外经济的发展,英语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英语口语的学习和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口语学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背影》作为最具典范作用的散文之一,近年来一直备受学者们的青睐。谈到中国散文研究,必谈《背影》,对于《背影》的翻译研究也就少不了学者们的参与了。说到《背影》的译文,当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十二逾万日裔美国人被美政府当局以"战时安全需要"为借口关进集中营.这一事件既给当时的受难者造成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伤害,同时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
该文从分析语用学中礼貌原则的研究现状入手,来界定礼貌原则的总体概念.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了俄语言语礼节中的你——您指称和诸如称呼、问候、感谢、祝贺、道歉、告别、请
日本人在其言语生活中,广泛使用否定表达.说起日语中的"否定表达",学习日语的外国人首先想到的是"ス"和"ナィ",对于"否定"的含义,也是简单地理解为"与肯定是相反的".该稿由以
中部槽是刮板输送机的机身和物料承载机构,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刮板输送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该文从结构形式、材料、加工工艺、耐磨处理、价值工程及优化设计方面对中部槽的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尤其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交际不断增加,日益显得重要.研究表明,外语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万叶集》是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收录了从古坟时代到奈良时代四百年间的四千五百多首和歌,日本有很多学者从事万叶研究,研究主题主要有《万叶集》的歌体、歌风、歌人、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