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对比剂肾病(CIN)是对比剂导致的医源性肾脏功能损伤性疾病,但是其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而且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特异性的诊疗方法。预防CIN的关键在于临床早期诊断,并能够早期提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因而能够明显改善CIN的预后。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CIN的传统指标血清肌酐(Cr)值的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性别,饮食,体重,营养状况等。因此,血清Cr值并不是早期确诊急性肾脏功能损害的最敏感和最可靠的指标。本临床研究是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前后收集住院病人的血液样本,并分别依次检测早期预测指标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c)及传统确诊指标血清尿素氮(BUN)及血清Cr值在手术前后水平的变化,从而证明早期预测指标血清NGAL和血清Cysc在CIN的早期预测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84例于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分别于术前、术后8小时和术后24小时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NGAL、血清Cysc、血清BUN、血清Cr值在介入治疗手术前后的水平的改变。所有数据均为计量资料,各指标值在手术前后水平的变化用?x±s表示,同一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各指标浓度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结果:1.血清NGAL水平在介入治疗术后8h即开始升高,一直持续到术后24h[术后8h较术前显著升高(0.655±2.068,P=0.005),术后24h较术前显著升高(1.920±4.155,P=0.001),术后24h较术后8h显著升高(1.265±4.003,P=0.005)];2.血清Cysc水平在介入治疗术后8h即开始升高,术后24h到达高峰[术后8h较术前显著升高(0.081±0.161,P=0.001),术后24h较术前显著升高(0.136±0.184,P=0.000),术后24h较术后8h显著升高(0.055±0.138,P=0.001)];3.血清Cr水平在介入治疗术后8h、24h较术前升高无显著差异[术后8h较术前升高无显著性差异(1.430±9.783,P=0.184),术后24h较术前升高无显著性差异(1.519±10.990,P=0.209),术后24h较术后8h升高无显著性差异(0.090±7.327,P=0.911)];4.血清BUN水平在介入治疗术后8h、24h较术前升高无显著差异[术后8h较术前升高无显著性差异(0.086±1.841,P=0.668),术后24h较术前升高无显著性差异(0.033±1.756,P=0.864),术后24h较术后8h升高无显著性差异(0.054±1.936,P=0.800)]。结论:血清NGAL和血清Cysc水平在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后8小时内即会明显升高,因而能较早的提示肾功能的急性损害,所以能够成为用于CIN早期预测的准确而敏感的生物化学指标,在CIN的早期预测与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