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全息宇宙的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以来,暗能量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最重要的理论。暗能量是能量的一种未知形式,它散布整个空间,并且能加速宇宙膨胀。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还一定存在另一种暗成分,即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假设的物质,虽然无法直接看到,但它却是宇宙的主要物质。与普通物质相比,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宇宙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当今宇宙学里有一些问题仍未解决,其中一个是巧合性问题。为什么今天宇宙中的暗能量密度和暗物质密度几乎相等?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Ted Jacobson对于时空热力学以及Stephen D. H. Hsu和David Reeb对于宇宙熵的研究。Ted Jacobson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途径来寻找除了黑洞以外其他情形下合适的全息表面。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发现表观视界就是宇宙正确的全息表面。而Stephen D. H. Hsu和David Reeb的研究则表明,根据全息原理所得到的宇宙的熵远远大于现在宇宙中已知物质的熵。所以假设宇宙中暗成分遵守全息原理,我们将会得到一些有趣的结论。  然后,我们利用全息原理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模型,即半全息宇宙。假设宇宙中的暗能量遵守全息原理,则它的熵是表观视界的四分之一。由于存在可靠的证据表明,在暴涨后宇宙在共动体积内是绝热演化的,所以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我们会得出一定存在另外一种暗成分作为暗能量的补充。通过动力学系统分析会发现,宇宙晚期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比例是稳定的。取恰当的参数,得到的减速因子可以很好地与现代观测结果一致。其中,由于重子物质所占的比例及其小,所以可以忽略掉。  最终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在温度迅速变化的宇宙或温度缓慢变化的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有效状态方程的演化是相同的。这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巧合性问题。并且,可以预言全息原理在早期宇宙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稀土元素掺杂的Na YF4纳米发光材料由其独特的发光性能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是Na YF4晶体(包括立方相结构(a-)和六方相结构(b-))均有极低的声子能量,
大量的观测事实表明宇宙总能量的百分之二十七左右是由暗物质携带的,其中绝大部分是冷暗物质.暗物质是不参与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即仅参加弱相互作用的有质
纳米多孔金(NPG)是具有双连通结构的纳米级多空气孔金薄膜。一方面,纳米尺寸的无规则孔结构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双连通结构有助于气体渗透;另一方面,与光波长相匹配的纳米金
光与“物质”的耦合体系普遍存在于物理研究中。这种耦合体系可以产生不同于自由空间光线或单纯“物质”的性质,在新型光学器件和光学材料的开发方面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因此引
该文介绍了粗糙面电磁散射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包括小扰动近似方法和基尔霍夫近似方法在内的有关计算方法,主要采用小斜率近似方法研究了粗糙面的电磁散射问题.推导了小斜率近
近些年来低温等离子体在微电子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等离子体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可以制备一些光电子薄膜材料,利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可以制备超大
布考斯基说:“一天不独处,我就会变得虚弱。我不以孤独为荣,但以此维生。”独处,是人提升自我的最好方式。因此我认为,人应当更多地独处而不是交往。  外面的世界固然缤纷多彩,许多人都以自己能交到许多朋友为荣,每日忙于各种酒局、饭局,却腾出自己的时间,为顺从别人而一日忙到晚,试问这样的生活真的充实吗?其实,活在别人眼中的自己,并不是最真实的自己。有的人甚至害怕独处,在内心寂寞时,总要把别人拉进自己的世界
期刊
本文首先制备得到了可溶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的表征,然后研究了碳管的最佳氧化条件,即如何在满足制备可溶碳管要求的同时尽量保持碳管的结构以保留其各
该文对纳米金属氧化物微观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研究立方纳米氧化物固溶体晶格常数与成分的关系、纳米氧化物固溶体的尺寸效应以及纳米二元合金的尺寸效应.氧化物的晶格常数是
该文从全息透镜的实际制作、应用入手,对全息术在教学科研等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做一系列尝试.具体包括研究、制作全息透镜,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参数进行总结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