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常见证候与腹证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2型糖尿病是在遗传及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出现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归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高,糖尿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多发病,为国家、家庭及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医药作为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改善患者病情,延缓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生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同医家对糖尿病病机特点及病机环节存在不同的认识,观察糖尿病证候及病机特点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意义。而腹诊作为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与中医脉诊、舌诊等其他诊法一样,具有诊断疾病、辨别病位及证候、审察病机及病性,指导临床遣方用药、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等作用,同时还能补充其他诊法的不足。导师赵进喜教授继承经典,临床上重视腹诊的运用,认为《伤寒论》腹诊对临床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辅助诊断疾病、辨别病位及证候、审察病机及病性,指导临床遣方用药、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等。同时在日本《内证诊法》等多本书籍中,均有提及消渴病的腹证特点。目的:通过查阅糖尿病及腹诊相关书籍及文献,探讨古代及现代医家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腹诊理论渊源、腹诊方法及其临床意义等。由于腹诊诊察所得的腹证可以反映疾病病机,故对糖尿病与中医腹证的相关性进行临床研究,旨在研究糖尿病的证候特点和相关腹证及其特点、规律,从而在临床上通过辅助辨别证候、病性,以帮助准确分析病机,指导处方用药,以期能改善糖尿病病人血糖状况及生活状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时使腹诊能重新得到当代医家的重视,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指导临床。方法:本研究以临床调查的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腹证特点及腹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首先,根据“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要素观察表”对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进行基本信息、一般情况及四诊信息记录,并根据“2型糖尿病中医腹证记录表”进行腹诊,记录其腹证信息。然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腹证特点与中医证候及腹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85例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结果如下:①性别上,男性占55.3%;女性占44.7%,男性较多于女性。②年龄上,44岁及以下占5.9%;45-59岁占37.6%;60-74岁占40.0%;75-89岁16.5%,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③病程上,平均病程14.12年,病程10年以上者近70%,5年以上者近90%,结合患者年龄,推测多数患者发病年龄在中年及年轻老年。④有效BMI指数平均值26.0,超重及肥胖患者占糖尿病病人中多数。⑤常见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84.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56.5%,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低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伴随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比例最高。⑥糖尿病各证候要素的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是:阴虚、气虚、痰湿、血瘀、阳虚、湿热、结热、血虚、气郁、郁热及肝阳上亢。而各证候要素的积分算术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湿热、肝阳上亢、结热、郁热、痰湿、气郁、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和血瘀。⑦证候要素出现频率随病程变化的大概趋势:阴虚证、气虚证和血虚证出现频率较稳定,前两者始终处于较高水平。阳虚证随病程增加呈上升趋势。实证出现频率普遍低于虚证,在病程较短时以血瘀、痰湿、结热及湿热出现频率较高大于50%,随着病程增加,痰湿、湿热、气郁、肝阳上亢及郁热证候的出现率均呈上升趋势,但在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中,湿热、气郁、肝阳上亢证候的出现率有降低。血瘀证的出现率基本也处于上升趋势,并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结热证出现率随病程增加先增后减。⑧糖尿病患者的常见腹证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是:心下痞、胸胁苦满、正中芯、腹皮拘急。腹部压痛部位的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是:左少腹、脐左、右少腹、脐右、脐上、小腹、脐下、左胁下、右胁下。腹部压痛积分算术平均值大到小依次是:左少腹、脐左、右少腹、脐右、脐上、脐下、小腹、左胁下、右胁下。⑨糖尿病证候与腹部压痛之间的关系:左胁下压痛多与郁热、痰湿、气郁、血瘀、阳虚等证候因素相关,与郁热关系密切;右胁下压痛多与郁热、痰湿、气郁、阴虚、阳虚等证候因素相关,与郁热关系密切;脐上压痛多与郁热、痰湿相关;脐下压痛则仅与郁热证相关;脐左压痛多与阳虚、湿热、气虚、气郁相关;脐右压痛多与湿热、气郁、郁热、气虚、阳虚、肝阳上亢、痰湿相关;左少腹压痛多与血虚、阳虚、痰湿、郁热、血瘀、湿热、气郁相关;小腹压痛多与郁热和肝阳上亢相关;右少腹压痛多与痰湿和血虚相关。结论:阴虚证及气虚证是2型糖尿病中最的常见证候要素,但其症状相对实证较轻微、较隐匿;随着病程增加,实证逐渐减少,而正虚逐渐增加,但痰湿证和郁热证仍呈增加趋势,与脾肾亏虚,病理产物郁积有关;血瘀证常见于2型糖尿病各病程中,并随着病程增加呈上升趋势,并提示临床血瘀证的诊断项目应全面;2型糖尿病常见腹证有心下痞、胸胁苦满、正中芯和腹皮拘急,分别反映了消渴病中常见的肝胆气机不畅、邪热内结、痰饮、郁热、气滞及阴虚气虚等病机环节;血瘀证广泛存在于2型糖尿病病程当中,临床应重视血瘀病机,并重视活血化瘀方法的使用;腹部不同部位的压痛与各证候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可能可以反映多种不同的病机特点,但由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未对压痛的疼痛性质、伴随症状等重要因素进行统计,尚存在不足,不能得出确切结论,需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应用神经网络中的BP网络模型对金竹山矿区煤与瓦斯突出进行了预测,为了加快神经网络模型的收敛速度,增强其跳出局部极小点的能力,采用了自适应变步长法和改进模拟退火法(SA法)相结
简述了选矿过程废物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选矿过程清洁生产技术指标,重点介绍了相关的选矿过程的生物技术:金属生物吸附与沉淀、生物浸出、生物浮选、矿山废弃物处理处置,并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本研究重新设计软包装安瓿的开口,使其与注射器的乳头相吻合,以有效避免针刺伤。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检测该开口设计的合理性。方法本研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新型软包装安瓿模型30支,并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并用注射器注入2 ml蒸馏水。后应用无针技术抽取出蒸馏水,计算抽取量与注入量的差异(流失量)。并注入1 ml蒸馏水于营养琼脂平板,在(35 ± 1)℃培养48 h,计算菌落数。该实验重复执行2次。对照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的全身性、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我国约有300万人患病,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以上,尤以青壮年多见,15~30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