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偃师市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ushu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制定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根本依据,也是划定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基础。因此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论文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服务于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技术在潜力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实证方式具体阐述县域内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的具体方法步骤。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待开发、复垦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评价单元。前者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权重,运用指数和法计算评价单元综合分值;后者调查与评价同步进行,运用主导因素法进行宜耕性评价。偃师市宜耕未利用地 4184.08 公顷,宜耕待复垦土地资源 225.61 公顷。 2.实践证明,运用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研究省时省力、成果精度更高。 3.单因素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法,容易把握,适用于影响耕地整理潜力实现的外在因素变化不大的均质评价区域;多因素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法难于把握,适用于基础资料完备、影响耕地整理潜力实现的外在因素变化较大的评价区域。 4.通过典型田块调查与典型田块设计两种方法,确定偃师市夹河区、伊南山前区、北部邙岭区、南部山区耕地标准系数分别为 94%、92%、88%、85%。 5.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采用自然增长法人口预测模型计算人口基数,按照建设部规定的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作为基准选择待整理农村居民点、计算农居地需求量,进而计算农居地节约量即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6.偃师市土地开发潜力 3559.10 公顷,Ⅰ级潜力行政村 90 个,II 级 57 个,III级 63 个;耕地整理潜力 2543.59 公顷,I 级潜力行政村 66 个,II 级 81 个,III 级 80个;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935.72 公顷,I 级潜力行政村 27 个,II 级 32 个,III 级 27个;土地复垦潜力 200.74 公顷,I 级潜力行政村 19 个,II 级 25 个,III 级 25 个。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较大的乡镇为府店镇、李村镇、缑氏镇,分别为 1202.89、837.15、811.17 公顷。 最后针对实证研究中的问题提出根据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价单元及定级标准的建议。
其他文献
尾气分析法是以汽车尾气中的CO、HC、CO2、O2和NO x的排放成分作为主要分析参数来对发动机故障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汽车尾气与可燃混合气浓度、点火时间、发动机的技术状况
<正> (一)“和”。“和”在现代汉语中既可作连词,也可作介词。试比较下面句子: (1)他缓缓地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2)倘若把盘龙类化石和兽孔类化石进行比较,就会发
本文以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作为研究范围,将徽商的历史文化资料与小说文本相结合,以“文学——文化”的双向互动为论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藉此发掘作品的文化底蕴。全文共分四章:第一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行板层角膜移植术(uw)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V)术后屈光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因圆锥角膜行LKP30只眼与PKP25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以
非常规油气致密储层孔隙度较低,一般小于10%,页岩储层甚至小于5%,常规方法对这类岩石样品孔隙度测定误差近来受到关注。针对常用的孔隙度测量方法(氦气注入法),对致密储层和常规储层
1.玉米育种策略的定位(1)准确把握育种与机械化的新形势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机械化的目标。目前国产杂交玉米种基本不适应机械化作业,其主要问题有:植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在高脂饮食压力下,肝脏胆汁酸代谢调控通路基因表达的差异研究。方法选取日龄42~56 d 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2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
建筑界的两种共存和一种冲突,决定了建筑的发展方向——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建筑。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技术。“孟山都”事件表明,生物技术给法律提出了一系
以银川"塞上江南"枸杞生态园旅游规划构想为例,探讨在银川生态农园的规划设计中,设计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景区(点)的原则、方法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