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身心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个心理充满起伏和多变的时期。中学时期是学生个体心理成长的一个“暴风骤雨期”和“狂飙期”。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具有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关系到学生个体能否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本研究通过研究影响中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各类因素,分析差异数据,归纳得出研究结果,为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实施策略。本研究以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和情绪调节策略量表为调查样本,采用整群随机取样对天津市某市重点中学36个班1415名中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情绪调节策略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影响积极心理资本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各类因素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研究结论。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总分整体水平较高。其中积极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在性别、学习成绩、亲子关系和母亲文化程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希望和乐观三个维度在家庭情况、父母教养方式和是否担任班干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希望和乐观两个维度在不同学科、不同班级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和乐观两个维度在父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韧性这个维度在是否独生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2)中学生在调节情绪时倾向于使用重新评价策略。其中情绪调节策略的两个维度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重新评价这个维度上在不同班级类型、学习成绩、亲子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表达抑制这个维度上在性别、是否独生和父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中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与情绪调节策略二者关系密切,积极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对重新评价均有预测作用,其中乐观的预测效果最强;自我效能和希望对表达抑制有预测作用,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强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