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民国初期金山活佛的研究,包括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思想、影响及地位等方面。金山活佛是民国初期的一位禅师。在中国历史上,清末民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个时候是中国社会从原有的封建制走向共和制的转折点,整个社会不管是在社会思潮,还是行为观念,乃至人们的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金山活佛,法名妙善,人们尊称他为“金山活佛”。他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来到金山寺,直到1930年除夕,由南京栖霞山的寂然监院带往香港弘化,离开金山寺。在当时对金山活佛的传诵中,最为引起人们热议的就是金山活佛似乎看起来总是疯疯癫癫,而且在穿着上也从来不与其他人相同,一年到头就只是穿一件大褂,奇怪的是他夏天从来不会感到热,冬天也不会感到冷。此外,金山活佛一生从来都没有使用过金钱,虽然身无分文,却也过得自由自由,而且还一直致力于救世度人,这也使得人们对他更加尊敬。在金山活佛的文字著作中,虽从正面论述佛法道理的文字不多,关于金山活佛的著述也很少,但是仍然可以看出他对禅法的主张:佛法无处不在,解脱之道难以用语言表述,启示弟子自信、自修、自悟等。活佛的许多轶事,都以神异而著称,也正是因为活佛的神异,众多的信徒都愿意拜活佛为师,因此也可以看出,活佛其实是利用方便法门以灵异摄化有缘人。对于这样一位在民国时期佛教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禅师,目前学术界对他还缺少系统地研究。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金山活佛的各种文献资料,对他的生平、佛教活动、地位与贡献等方面作一次综合性的考察,以明确其在民国禅宗史乃至佛教史上应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