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叙事下哪吒形象的多元形态与重构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话既是原始社会人类精神文明的沉淀,也是现代社会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石。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神话从神圣的语境移入新的日常社区和跨媒介的语境中,被赋予崭新的功能和意义,从而发展成为神话主义。哪吒在跨媒介中的改编多是取材于经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这一类文本通常是直接将神话故事移植到真实的历史背景中去,通过艺术加工将神话与历史的界面所弥合,真实严肃的历史被诙谐有趣的叙事所消解,而其中的典型人物哪吒也逐渐演化成为主流话语推崇的“神话英雄”,成为一个十分典型的类神话人物,在新神话主义的光晕之下依旧散发着神性的光辉。本文主要以哪吒在跨媒介叙事下的重构为例,选取了传统文本中的哪吒形象发展、在跨媒介叙事下的主流媒体重述与自媒体下的大众化重构这三个方面,去探讨哪吒形象变迁背后的深层文化逻辑及大众审美趣味的转变。本文的主体主要分成四个部分来进行叙述。第一章主要梳理哪吒的历史流变过程。哪吒这一形象是随着印度佛教的传播而传入中国的,最开始是三头六臂的夜叉神和佛教护法神。随着李靖成为毗沙门天王,哪吒逐渐演变为李靖之子,并随之成为道教的正统神,实现了中国化。而戏剧和神魔小说的出现又丰富了哪吒的形象和故事,哪吒在《西游记》中成为神勇儿童神,本领高强,英勇过人,最终哪吒的形象在《封神演义》中完成定型,哪吒成为一个天真无畏、自由反叛、坚毅勇敢的孩童神。哪吒形象的演变是多种文化的融合,是吸取了佛教故事、道家仙话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长成的中国大地上的神灵,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在之后的时光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进入多种媒介中进行精心演绎。第二章主要在跨媒介叙事下讨论新媒体中的哪吒形象。哪吒形象经历了口头化、文字化和碎片化的存在向三维空间的发展过程,在电视剧、电影和游戏中被重新演绎,成为少年将军、调皮魔童和英勇战士的统一体。在这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哪吒神话的主题意蕴被重新阐释,不再强调父权的反叛和简单的善恶对立,而是追求对命运不公的抗争和对正义权威的推翻;传统神话的宏大叙事也在此被消解,跨媒介叙事中的哪吒神话重述更贴近日常化叙事和大众化叙事,解构了传统神话的神圣性。与此同时,哪吒的造型设计也经历了立足经典再提高审美的转变,哪吒人物形象也由神圣化朝向了世俗化转变,激发出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神话主义光晕。第三章主要讨论哪吒形象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大众化重构。自媒体下的哪吒神话传播与改造主要通过神话故事的原样讲述、对哪吒及封神知识的通俗化讲解和以哪吒形象为主的身体展演等三种形式,在自媒体的平台中将哪吒抽离出神圣的叙事时空,采用调侃、戏仿等方式在当下去重构哪吒的形象,哪吒正因为其自由反叛的特性而得到当下年轻人的喜爱,而自媒体通过对普罗大众个性和自我意识的释放,使哪吒形象在互联网中得到了一次全新的大众化重构,哪吒在自媒体下重构的形象也是大众的形象。而哪吒神话在自媒体下的大众化重构,不仅具有鲜明的娱乐功能,也具有强烈的社会教化作用,更是增强群体认同和增进凝聚力的完美体现。第四章是哪吒形象在跨媒介叙事下的文化反思。神话的改编和重构从来不是一件易事,从主题的选择到人物的塑造,每一个环节都必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不能进入形式主义的套路从而忽略内容,也要注意规避消费主义的陷阱,避免过于娱乐化和进入媚俗化的趋势。而在神话的跨媒介叙事中,应该立足于经典去深挖内涵,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讲好中国故事,也应该努力创新,争取建立属于中国的跨媒介神话世界。
其他文献
<正>分散式风电单体规模较小,如以单一项目推动融资则面临低效率问题。分散式风电作为我国风电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稳步向上的发展态势,但在产业开发端、项目融资端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从产业金融视角出发,研究提出适应分散式风电发展的融资模式,通过产融互促支持分散式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期刊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类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智慧安防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此技术的运用下,智慧安防工程在社会中也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大幅进步的前提下,安防工程中的先进视频分析技术也逐渐智慧化,而且在最近几年有了特别大范围的适用,从而使智慧安防工作的实施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下文就此来浅谈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智慧安防中
概念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以“向心力”的概念教学为例,对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平物理概念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在役风场集中在风能资源的丰富区和较丰富区,但是部分老化机组运行效率下降,文章提出存量区域提高新能源开发规模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办法,根据分析评价指标对比法和增量指标分析法的结果,针对已运营项目的大规模改造进行财务分析,验证采用增量指标分析法收益率检验“以大代小”改造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风电机组用增容和延长项目运营期来置换项目电价补贴的方式有利于促进相关政策并推动风电规模发展。
北京传统办公空间进入存量时代,企业对传统写字楼的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相比于传统办公空间,共享办公作为新兴的办公模式正逐渐融入主流商办市场并成为北京写字楼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北京五环内区域为研究范围,首先比较分析了共享办公与传统办公租金的空间特征,进而对共享办公与传统办公的租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价和相关性探究,构建二者的办公租金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比较其异同。研究发现北京五环内共享办公与
目的为了满足无源定位中圆阵干涉仪存在的相位模糊和测向精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基线组的圆阵干涉仪测向算法.方法采用八元干涉仪中精度较差的长基线进行测向解模糊,通过入射角度寻找最佳方位角和俯仰角基线组,进一步提高测向精度,实现高精度测向.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解模糊运算量,提高测向精度.与理论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该算法具有计算量小,精度高的特点,为圆阵干涉仪测向提供
“纺织女”是中西绘画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其视觉构图形式受文化、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捣练图》与《纺织女》“以布为缘”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画家将妇女的形象加以艺术升华,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关爱。该文从时代因素、构图形式、艺术价值等方面入手,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下艺术家对于图像的把控,以小见大,探求中西绘画中视觉图像呈现的差异性。
建立合理、有效的配电网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来激励电力用户参与需求响应,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是实现配电网运营多方共赢、经济环保的重要途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和智能合约技术,提出一种配电网分布式主体参与的去中心化电能交易机制。为促进光伏就地消纳,设计了光伏内部电价模型以引导柔性负荷响应市场需求用电;在交易过程中引入信誉值模型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激励光伏用户守信并保障购电用户权益。以光伏用户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