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与功能分区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业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时期。不论是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还是农民就业与生活问题,都依靠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因此对农业资源现状及功能发展的情况的深入研究是有其实际和实践意义的。2006年国家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和农业功能区划研究,湖北省于2008年全面展开对各省农业功能区划的研究。目前对农业功能区划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应用都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对农业功能地域差异和分区的研究,主要参考主体功能区划和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方法。但农业功能分区并不只是评估农业各功能发展的程度,更主要在于因地制宜地谋划区域的农业功能,根据不同地区各功能发展现状和开发条件不同,探索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互为补充的形式。因此农业功能分区不宜采用整体的指标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评价,而应区分不同的功能,进行分项考察,然后得出总体的评价结果;另外还应当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以及行政区划,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整体分区。   本研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采用调整后的星座图法,通过计算区划指标的权重和原始数据的极差变换值,由权重和极差变换值计算各样本的直角坐标,并结合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出星座图,从而确定各类功能不同分区的范围;以各个评价单元为单位,结合湖北省自然、土地利用情况和该地社会经济发展前景,选取最适宜的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从而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四大功能的主导功能区均衡分布,各地区主导功能与辅助功能协调发展的局面。
其他文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教授曾经预测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
我国历史上的木版印花工艺——夹缬,在唐宋两代曾经风靡一时,历元、明、清,以单色——蓝夹缬的形式,存传于浙江南部地区,是当地民间的婚用被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蓝夹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