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忠诚度。基层医务人员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质优的基本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基层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因此基层医务人员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居民健康保障基本条件。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基层医务人员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作用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当前社会基层医务人员面临人员短缺、社会信任不足、工作强度大、薪酬水平低等普遍问题,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忠诚度正在降低,甚至很多医务人员萌发了离职的想法。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苏南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忠诚度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忠诚度、加强基层医疗队伍人才建设提供合理的对策与建议。方法: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江宁区和常州市金坛区、新北区共二市四区的基层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在江苏省卫健委基层处的协调下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共收得有效问卷321份;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和信度、效度分析;利用Lisrel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此对相关建设进行验证;接着利用fsQCA软件对数据进行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变量赋值、一致性分析、覆盖度分析、真值表构建和布尔运算后,得到影响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忠诚度的变量组合。结果:结构方程实证分析的结果:原始模型中的职业忠诚度←组织因素、职业忠诚度←社会因素、职业忠诚度←个人因素、个人因素←组织因素、社会因素←组织因素这5条假设均通过检验,同时新增一条假设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且路径系数均明显。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结果:“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组织因素*个人因素”这2个变量构型组合对职业忠诚度效果影响较为明显。结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证实了组织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都对职业忠诚度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组织因素对职业忠诚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个人因素,再其次是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对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都产生正向影响,社会因素对个人因素也产生正向影响。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职业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结果,从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三个层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忠诚度的相关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