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对慢性温和性应激小鼠海马区DISC1表达及神经再生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l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应激事件尤其是慢性应激是抑郁症的明显促发因素。慢性应激可引起大脑器质性损害,尤其是海马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有证据表明成熟海马神经元再生下降而引起的海马结构可塑性改变是抑郁症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大量的遗传学研究表明重度抑郁及双向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享有一些共同的易感基因,包括DISC1(Disrupted-in-Schizophrenia 1)。DISC1在神经迁移、突触生长、细胞骨架重构和信号传导等神经再生的多重步骤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慢性温和性应激对小鼠海马区新生神经元和DISC1表达的影响以及抗抑郁剂帕罗西汀的拮抗作用,来探讨应激所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抑郁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采用雄性KM小鼠72只,体重25-30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主要试剂兔抗DISC1抗体(abcam,ab82041);大鼠抗BrdU抗体(abcam,ab6326)SABC免疫试剂盒、DAB显色剂(武汉博士德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1gG。Super Signal West Pico(Thermo,NC15079)。   3、实验仪器行为学采集系统EthoVisionXT7.0(Noldus,Netherlands)、凝胶成像系统(UVP,USA)、显微镜(Nikon,Japan)、高速冰冻离心机(Hitachi,Japan)。   二、实验方法   1、动物分组及模型制作采用随机原则分成空白对照组、慢性温和性应激组(CMS组)、慢性温和性应激+帕罗西汀治疗组(CMS+PRX组),各组单笼饲养。选用慢性温和性应激模型,应激源包括禁食、禁水、频闪(120次/分)、湿笼、倾斜笼子45°,每种应激源持续12小时。每周应用旷场实验(OPEN-FILED)和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   2、分子生物学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蛋白印迹技术研究小鼠脑内DISC1在海马区的分布及表达量的差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神经再生数量的表达变化。   实验结果   1、糖水消耗实验:CMS组小鼠糖水摄取量、糖水偏爱值、糖水摄取相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MS+PRX组小鼠糖水摄取量、糖水偏爱值、糖水摄取相对值显著高于CMS组(p<0.05)。   2、旷场实验:CMS组运动距离、运动速度和水平穿越的格子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MS+PRX组小鼠运动距离、运动速度和水平穿越的格子数均显著高于CMS组(P<0.01)。   3、DISC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蛋白印迹结果显示CMS组小鼠海马区内DISC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MS+PRX小鼠海马细胞内DISC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应激组(P<0.05)。   4、神经元再生的表达:CMS组神经再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MS+PRX组神经再生数量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   结论   1、慢性温和性应激可使小鼠海马区内DISC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帕罗西汀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2、应激组小鼠海马内神经再生数量减少,DISC1可能参与了慢性应激小鼠海马神经元可塑性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某地两所职业学校共发放650份问卷。选用邓云龙等修改后的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和朱新筱修改后的欺负/受欺
利用十年观测的大量数据,对青岛市臭氧质量浓度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年际变化作了详尽的分析,统计了2000年臭氧和氮氧化物四季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并探讨了与温度、湿度和风
近年来对视觉客体工作记忆的研究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但对此的研究多集中在客体信息是如何进行表征和其存储机制上。事实上,几乎每时每刻视觉客体工作记忆都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