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采集传输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勘探要求的提高,地震勘探仪器也从模拟光点记录仪器发展成网络全数字化仪器,电子、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仪器的不断升级提供了可能。当前广泛采用24位Σ-△型ADC技术的地震仪器都可以满足高精度勘探要求,但随着实际勘探任务和方式的需求变化,研制符合任务需求的灵活便捷、稳定可靠的仪器成为必需。本课题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一种数据采集传输控制系统,实现小震级地震数据的采集、存储与传输。本文根据系统的应用需求,给出系统主要功能技术指标,并提出系统总体方案,该方案包括数采传输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和两个系统间的数据无线传输组网方案。根据数采传输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选取合适的各功能模块主器件,硬件设计方面,对主控MCU C8051F020接口资源进行分配,给出数据采集、GPS授时、数据存储、显示功能模块的电路设计,以及印制电路板设计;软件设计方面,介绍了软件集成开发环境,设计软件总体结构,给出数据采集、GPS授时、无线通信等功能模块软件设计流程。最后,对数采传输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功能测试,给出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实验结果表明,数采传输控制系统较好的实现各项主要功能,并将应用于实际测量任务。
其他文献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誉为继模拟通信转变为数字通信后,无线通信系统领域又一次革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软件无线电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是由 IETF提出的 IP 电话信令协议。SIP的开发目的是用来帮助提供跨越因特网的高级电话业务,用来解决 IP 网中的信令控制,以及
无论是在民用通信还是在军事通信领域,非合作通信接收机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非合作通信环境的不确定性、系统的不可预知性,使得实际应用对接收机的各项技术性能有了更高要
H.264/AVC是视频编码专家组ITU-T和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共同制定的视频编码标准。与现有的标准相比,H.264获得了更高的压缩性能,同时具有更好的网络适应性。但这些优势的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