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英祖的国葬典礼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祖时期(1724-1776年在位)是朝鲜王朝的中兴时期,英祖注重对礼制的再编,尤其是对五礼中的凶礼尤为重视。他组织编纂了《国朝续五礼仪》和《国朝丧礼补编》,这两本仪礼书以《国朝五礼仪》为基础,以中国"三代古礼"的精神为中心,总结历代国王的国葬程序,制定出符合时宜的国葬仪礼,使朝鲜王朝的凶礼最终确立起来。英祖国葬按照《国朝丧礼补编》进行,其中的仪礼变化也非常明显。一方面体现在新增仪礼"复后奠"的实施以及对"朝祖仪"的论议,这两项仪礼程序的制定以古礼为依据,与当时的政治思想状况相结合,他们的补入完善了国葬程序,表达了儒家"孝"的思想,展现了古礼中所体现的丧礼精神。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变礼"的整理,具有代表性的是梓宫和祗送衹迎相关的变礼,具体表现在对梓宫加漆次数、梓宫上字书写仪、梓宫结裹仪的规定更加规范化、法制化,明确了国王在衹送祗迎仪礼时的场所。之前的仪礼书没有对这些"变礼"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前几次国王葬礼中程序各不相同,因此对其进行了整理,使其作为固定的仪礼确立起来。英祖国葬中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方面是朝鲜王朝礼学的发展。朝鲜王朝通过前中期对性理学的接受和对《朱子家礼》的研究,朝鲜王朝的礼学不仅继承了中华的礼学思想,同时结合朝鲜王朝自身条件,实现了中国礼学的朝鲜化;另一方面是英正祖强化王权的需要。英、正祖时期实施荡平策,强调以王权为中心,国王对国家大事有着绝对的决定权,这也体现在对仪礼的制定和实施上。国王王位继承的正统性与国王国葬紧密相连,正祖(1776-1800年在位)借助英祖国葬来证明自身继承王位的正当性,从而强化王权。英祖的国葬是朝鲜王朝凶礼确立新的制度后实施的第一个国王国葬,成为了一个定制,为之后的国王国葬提供了参考。仪礼变化推动了朝鲜礼学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强化了王权、稳定了政局,同时由上及下,有利于教化百姓,从而稳定社会秩序。
其他文献
多义词在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并且倍受语言学家重视。但是,传统多义词研究方法过度重视语言内在因素,忽视研究外在因素。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多义词可被看作由其相关意义组成的
现代的蜂窝式手提设备比起它们的前几代产品来说,变得更薄更轻,拥有更多功能。如今的移动电话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的通话和短信息功能,而且集多种功能于一体——MP3、照相机、GPS、PDA等等。而所有这些功能都必须通过设备上的键盘来实现,这便赋予了手持输入键盘史无前例的功能与作用。
词汇习得这一课题已有多年的研究。然而,怎样有效教授词汇和习得词汇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教师们总在寻找更好的利于促进词汇习得的方法,例如
元话语作为话语分析领域里的一个新的概念,近年来不断受到关注。人们相信,交际中的话语一般具有两个层面的信息,命名为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基本话语是关于语篇的命题内容的信息。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在沟通商品信息、引导消费者、促进商品销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广告设计不但诉诸于图像、声音、文字等媒介,更加注重隐喻尤其新奇隐喻的应用。本文旨在
为了满足100m~3km特长焦距参量的测试校准需求,采用Talbot-Moiré 条纹技术法,设计了一套长焦测焦仪.针对影响仪器测量不确定度的系统参量,分别设计了校准方法,并对仪器测量不
“互文性”理论由法国符号学家茱丽娅·克里斯蒂娃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提出,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吸收和转换其他文本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一股新思潮和文学理论,“互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