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和T-2毒素联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评价吸附剂TOXO XL的脱毒效果。选取1日龄健康AA肉鸡448羽,2×2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4羽。试验期42d。试验结果如下:(1)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了肉鸡1~21日龄时的料重比(F/G)、21日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以及42日龄肌胃指数、十二指肠指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和T-2毒素联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评价吸附剂TOXO XL的脱毒效果。选取1日龄健康AA肉鸡448羽,2×2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4羽。试验期42d。试验结果如下:(1)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了肉鸡1~21日龄时的料重比(F/G)、21日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以及42日龄肌胃指数、十二指肠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降低了肉鸡42日龄血清总蛋白(TP)含量(P<0.01)。添加吸附剂显著提高了22~42日龄时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42日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肉鸡21日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1)。(2)添加霉菌毒素显著降低肉鸡21日龄十二指肠VH、回肠VH、VH/CD和42日龄十二指肠VH/CD(P<0.05),极显著增加肉鸡21日龄十二指肠和42日龄空肠ZO-1m RNA表达量(P<0.01),显著增加42日龄空肠occludin、Bax、Bcl-2和Caspase-3 m RNA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Bcl-2/Bax(P<0.05)。添加吸附剂21日龄十二指肠claudin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21日龄空肠occludin m RNA表达量有下调趋势(0.05<P<0.10)。霉菌毒素和吸附剂对肉鸡肠道通透性及内毒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了肉鸡21日龄脾脏指数,显著降低了21日龄血清Ig A浓度、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42日龄法氏囊指数(P<0.05),对肉鸡14d、28d和42d新城疫抗体滴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上调肝脏21日龄IL-4、IL-6和42日龄IL-4 m RNA表达量(P<0.05)。添加吸附剂显著降低肉鸡42日龄血清Ig A浓度(P<0.05),且霉菌毒素对肉鸡血清42日龄Ig A浓度的影响与吸附剂有互作趋势(0.05<P<0.10),同时肉鸡肝脏21日龄IL-6m 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21日龄肝脏IL-4 m RNA表达量有上调趋势,42日龄脾脏IL-8 m RNA表达量有下调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吸附剂TOXO XL可有效缓解黄曲霉毒素B1和T-2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作为一种有效脱毒剂添加到饲料中。
其他文献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粮食作物面积的1/4。水稻土作为我国南方地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在我国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结构影响着土壤水、气运动、根系生长以及土壤生物的活动。合理的耕作是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结构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准确认识水稻土结构的动态特征并探究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对提高水稻土肥力和水稻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南方洞庭湖区稻油轮
目前,对新鲜龙牙百合在化学成分分析、采收后储藏过程中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变化规律、保鲜护色工艺等研究方面的报道相对匮乏,本文从以下三点出发,旨在为龙牙百合的资源有效利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帮助:1.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初步活性评价为龙牙百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对不同储存条件下鲜百合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揭示鲜百合褐变机制及优化储运条件;3.通过护色工艺的研究,为鲜百合抗褐变、延长货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工业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湖南地区已成为Cd污染的重灾区。本试验针对湖南地区的桃园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对桃园中的土壤以及果实进行了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初步了解湖南地区桃遭受Cd污染的现状。同时通过盆栽试验的方式进一步的分析在不同浓度的Cd胁迫下,Cd在桃树体内以及土壤中的分布和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Rice blast)是威胁世界水稻生产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然而,由于稻瘟菌生理小种具有多样性丰富、变异迅速等特征,含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品种在大面积推广后抗性易丧失。因此,不断挖掘和鉴定水稻中新的抗病基因是培育新抗病品种、对稻瘟病进行可持续控制的前提。本研究前期通过全基因组
本文介绍了“单片机技术”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教学设计融合“翻转+对分+主导-主体”多元化教学理念开展混合式教学,依托在线学习平台对学生学习数据统计和分析设计更合理的教学策略,结合案例驱动的动态翻转课堂教学法,将案例需求穿插在知识点学习全过程,依据课中测评动态调整课堂翻转形态,帮助教师精准教学。最后本文统计并分析15周学生学习数据,结果表明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各阶段学习,反馈的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Reuter)是亚洲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目前稻飞虱的主要防治方法为化学防治,但其弊端也日渐明显。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害虫防治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有效的生物防治,需要大量繁殖并释放天敌。本文研究了黑肩绿盲蝽的人工繁殖及低温贮藏技术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ex Lam.)Duch.ex Poiret)是我国重要的瓜类蔬菜作物,本人2016年在嫩食型中国南瓜材料中分离到稳定纯合的全银色叶突变体sl,经初步观察叶色全银色,植株长势、开花坐果正常,蚜虫对其有明显的拒避现象,这为南瓜抗虫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遗传与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且在国内外未见银色叶突变体研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对银色叶突变体sl表型
超声波气雾栽培中最重要的是根系的气雾环境,根系的气雾环境直接影响气雾栽培的成败。在根系生长环境中,温度与根系雾滴沉降量直接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因此,开展气雾栽培的根系温度均匀性和沉降量的研究符合气雾栽培技术的发展需要。本文设计了一种生菜的气雾栽培装置,研究了雾化量、风速、雾化频率对根系温度分布及雾滴沉降量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搭建了气雾栽培装置,进行装置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
为适应中国水稻种植的田间差异,对小型联合收割机进行性能优化,并开发不同作业环境下的工作参数模式。探究不同作业环境下,脱粒分离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对整机性能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4LZ-0.8型小型联合收割机,研究了脱粒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喂入量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在横轴流小型联合收割机的脱粒分离装置上进行室内试验,以脱净率、未脱净率、破碎率为性能指标,进行五水平正交试验。利用Matlab中的曲面响
本研究通过合成具有磁性和选择特异性的磁分子印迹纳米粒子(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nanoparticles,MMIPs NPs)并耦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实现了高灵敏检测牛奶中残留的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