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通信增量中继协议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alag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人们对无线通信日益增长的高质量、高速率的需求,无线协同通信技术成为继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之后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虽然MIMO技术具有频谱效率高、抗衰落等诸多优点,但受体积、价格和功率等的限制,手持终端无法配备多根天线,从而限制了MIMO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协同通信技术中,协作用户间互相协作,共享彼此的天线,形成虚拟的MIMO系统,从而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该技术利用分布式处理获得空间分集增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增大系统容量,扩大覆盖面积。本论文针对无线协同通信系统用户间的协作协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高频谱效率的增量中继协议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型的协作协议,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基于增量中继协议提出空域调制增量中继协议。该协议在用户协作的第二传输阶段,将信息比特映射到空域符号和调制星座符号两个信息载体上,降低了调制星座符号的阶数,增大了信号点之间的欧式距离。文中首先针对两用户协作的场景提出该协议,并对协议的误帧率性能进行理论推导,然后将该协议推广到数量满足一定条件的多用户协作场景中。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增量中继协议比传统增量中继协议在误帧率和吞吐量性能上有显著的提升而且该协议的仿真值与理论值非常接近。第二,提出通用空域调制增量中继协议。该协议是空域调制增量中继协议的进一步改进,解决了空域调制增量中继协议受协作用户数量限制的问题。通用空域调制增量中继协议适用于任意数量协作用户进行协作的场景。本文对该协议误帧率的理论值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并对误帧率和吞吐量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传统增量中继协议,该协议可以显著提高性能。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传统和新兴无线接入技术的挑战,3GPP在2004年底启动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的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准4G无线宽带技术,LTE不仅采用了多天线MIMO技术
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rn新修订的条例加强了规划控制,加大了保护力度,并补充完善了建设项目附属绿地的
期刊
编辑同志:rn2018年初,我与王某登记结婚.婚后生活还不到半年,两人之间就出现了第三者.我忍受不了王某的背叛,于是多次向王某提出离婚的要求,但都被王某拒绝.我无奈之下只好向
期刊
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租赁房屋治安管理条例》,首次立法探索“以房管人”,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rn据了解,该条例于1月1日起施行,其中租赁
期刊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业务的发展和人们对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目前3G系统的系统资源已无法满足这些需求。为了解决这-问题,一种称作家庭基站的技术应运而生。家庭基站是一
编辑同志:rn张某和刘某均为个体工商户,张某长期从刘某的经销处购进货物.2019年6月,张某又从刘某处购进了一批货物,按照惯例,张某将货物拉走以后,直接向刘某支付了货款,并未
期刊
进入21世纪,高速数据传输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时随地能够分享各种多媒体信息成为最基本的要求,而无线接入网络是实现这种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最近,无线通信
期刊
应激是机体在面对环境中不利因素时,实际或认知上的要求与适应和应付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所导致的身心紧张状态及其反应。对应激环路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对阐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