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应对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地广人多,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极大,受其影响范围极大,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几次震级较大的地震,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虽然从“非典”以来,我国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逐步提高,建立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但现行应急管理体系仍无法适应多种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需要,提高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加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基本需求,更是风险社会中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吸取多次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应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在芦山地震发生后迅速、科学地启动应急预案,积极采取各类应急响应措施,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协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此次震后抢险救援工作展示了几大突出特点,如多元主体协同、各级政府快速响应及良好的信息公开工作,这不仅展现了我国政府重大突发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提高,也对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在阐述芦山地震抢险救援阶段的具体措施、基本特征和主要成效的基础上,本文择取抢险救援阶段最能突出反映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三大点(即多元主体协同、应急响应及信息公开)进行详细论述,再从危机响应、危机协调处置、危机信息公开和社会动员等层面系统分析芦山地震抢险救援阶段中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最后总结提炼出芦山地震抢险救援工作的借鉴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