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高中生的一般网络使用行为。2.调查高中生的网络成瘾状况。3.探讨家庭环境与网络成瘾的关系。4.探讨影响高中生网络成瘾与否的主要因素。 方法:1.采用人口学调查问卷、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网络成瘾测试、网络成瘾综合诊断问卷、家庭环境量表对河南省郑州市和潢川县两个地方146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 结果:1.不同性质学校、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所在地高中生在一些网络使用行为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2.被调查有上网经历的高中生的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9%,且不同性质学校、不同性别、不同父亲文化水平高中生的网络成瘾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3.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高中生在网络水平等10个网络使用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IAT总分与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八个因子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高中生在这八个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5.Logistic回归显示,亲密度、通宵上网、每周上网频次、父亲文化水平、控制性、每天上网时间六个自变量先后依次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1.高中生的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9%,应该受到重视。2.男生及职业高中的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这些群体是网络使用教育的重点。3.常在网吧上网的高中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较高。4.网络成瘾高中生的网龄较长,每周上网频次较多,每天上网时间较长。5.不利的生活现实容易导致高中生网络成瘾。6.以玩网络游戏和浏览色情网站为主要上网活动的高中生的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7.父亲文化程度、亲密度、控制性是影响高中生是否网络成瘾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 建议:1.爱心教育应渗透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2.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3.加强对后进生的学习管理,做好高中生的升学或就业工作。4.对高中生进行性知识教育。5.在学校建立电子阅览室,并且加大对网吧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