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如何在现行常规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高效、经济、可行的手段来提高上海市的供水水质,是上海市供水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依据。 本文首先基于 EPA检测方法,针对现场仪器,对三卤甲烷和卤乙酸两类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种灵敏度可靠、方便在实验室应用的检测方法。 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参数对消毒副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氯的投加量会产生更多的副产物;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消毒副产物的浓度不断增加;溴离子浓度的增加也会增加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数量,副产物的种类会由氯代向溴代转化。 对黄浦江原水在分类和分级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分子量及亲疏水性有机物的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其中<3KD的有机物占总量的62%,且其是消毒副产物的主要贡献者,其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生成量分别占总产量的42%和44%。疏水性有机物质占总有机物的43%,且其对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的贡献率分别为55.98%和55.72%。 针对现场中试装置,分析研究了常规工艺、预氧化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质的去除情况。对于五种组合工艺,采用预O3+常规+O3-GAC的工艺组合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对三卤甲烷及卤乙酸的去除率均达到71%以上。 预氧化及深度处理工艺对后续消毒工艺的消毒副产物问题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尤其当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时这种优势表现的更加明显。而对于常规工艺,当采用二氧化氯和氯胺单独消毒时,二者消毒出水中三卤甲烷浓度均减少70%以上,卤乙酸浓度均减少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