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hyzb3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远程教育在最近的十年里取得迅速的发展,体现出时空自由、师生分离、系统开放、协作共享、资源融通的特点。但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远程教育学校构造恰当的平台,最大限度的整合多种媒体资源,营造虚拟的网络交互空间,为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远程教育参与者提供个性化的网络环境,优化用户体验,仍然是制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与传统教育不同,在师生分离的远程教育环境中,在倡导资源开放的远程教学模式下,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必须借助远程虚拟环境实现“教、学、管”等资源的共享和交互。教学平台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四个子系统,具体来说:“学生在线学习子系统”:实现学生学业管理,实现从选课、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浏览资源、协作学习、评价等诸多环节;“教师在线教学子系统”:实现课程资源建设、师生互动、远程教研等教学工作;“管理业务子系统”: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平台实现学生管理、班级管理、专业和课程管理等教学管理工作;“数据挖掘子系统”: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数据挖掘,本文以数据挖掘在学生分类成绩预测的实现展示挖掘和共享平台数据的重要意义。本文中教学平台系统的实现主要应用了.NET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决策树ID3归纳学习算法。平台的设计和实现,遵循了社交网络构造的理念和方法。远程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足够的开放性,便于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用户可以最大程度的共享资源;需要充分的安全性,保障远程教育环境的安全和可靠;需要良好的用户体验,维系平台对各类用户较高的粘稠度;需要严密的流程化安排,给予用户清晰的教学应用导向。本文根据作者十余年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持工作经验,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深入挖掘平台用户需求,拓展、延伸、整合这些需求。设计上则采用了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更为直观、可读。本文将数据挖掘作为教学平台设计上的一个特点,研究了成绩分类预测模型的设计和实现,希望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平台的工作水平。
其他文献
非线性理论包含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分形、混沌和孤子,同这三个概念相对应的理论共同构成了非线性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本文讨论了分形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的牛顿(Newton)迭代
大规模软件系统的结构复杂性所带来的相关开发和维护难题已经成为软件质量保证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和分析软件静态结构复杂性,是一种有效的量化手段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高新技术,从本质上说,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把物理上存在或不存在的东西,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
特征技术是实现CAD/CAM集成的重要产品建模技术.如何在不同的CAX系统间有效地传输产品信息,是面向产品生命周期建模的核心问题之一,工业界对此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其中特征识别
  本文在学习相关网络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国际标准基础上,对多域异构网络中的业务建模方法和业务质量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种面向客户的基于SLA的以业务质量管理为中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Internet 的不断扩大,图像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如何快速地找到需要的图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旨在搜索出
近年来,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将决策支持系统由传统的以模型库系统为主体,通过定量分析进行辅助决策转向由数据驱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网络安全的一个主要威胁就是通过网络对信息系统的入侵。特别是存储的各种关键信息,经常遭受恶意和非法用户的攻击,使得这些
本文主要研究的切换判决问题,引入了强制接口优先、切换模式选择、接口标称带宽、小区带宽、信号强度、丢包率、网络侧接入控制、终端侧数据流量、移动预测等参数,并设计了基于
当前,Web技术在Internet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支持实时的信息发布、动态的用户交互以及与后台系统灵活安全的连接。因此如何构造功能更加强大、应用更为灵活、开发更为简单的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