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冶金工业、氯碱化工、火电、生活燃煤、废物处理等是城市土壤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汞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取决于它在土壤中的形态,而汞形态又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本文针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汞的赋存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相对缺乏,且相关研究多数未区分不同功能土壤及土层的现状,以成都市绿地土壤为对象,着重分析和研究了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的理化性质、总汞和汞的赋存形态分布特点以及各形态之间、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建立的汞的形态分析方法具有分析成本低、准确度高、针对性强的特点。(2)成都市市区绿地土壤呈碱性(pH>7.7),而市郊绿地呈酸性(pH=5.5);上层绿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总硫含量高于下层;市区绿地上层土壤的总硫含量接近且远高于市郊绿地。(3)成都市绿地系统各功能区中,上、下层土壤总汞含量最大平均值均出现在公共绿地,该功能区上、下层总汞含量经分析对比无显著差异;各功能区上、下层土壤总汞含量与总硫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除公共绿地为元素汞比例最大外,成都市绿地系统各功能区汞的形态均呈残渣态汞>元素汞>碱溶态汞的特征,这三种形态构成了该市绿地土壤中汞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功能区中,生产绿地土壤中碱溶态汞占总汞的比例最大。(5)上层绿地土壤中,元素汞与残渣态汞呈负相关,碱溶态汞与水溶态汞呈负相关,各形态汞在该层土壤中的分布主要受彼此的影响而与其它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性。下层绿地土壤中,元素汞与碱溶态汞、残渣态汞呈负相关;碱溶态汞与残渣态汞呈负相关;碱溶态汞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残渣态汞与土壤总硫呈正相关,各形态汞在该层土壤的分布不仅受彼此的影响,而且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控制。上述结论对于揭示汞在成都市绿地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有重要意义,这将为开展城市环境评价与汞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