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NET的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l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因其波束覆盖范围大、中继载体在空中不易遭到破坏等特点而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地静止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 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系统稳定、三颗星就能覆盖除两极外的所有地区、无需频繁切换等特点,已成为卫星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但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际建设非常复杂,所以在建立实际系统前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建模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某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研究项目为背景,针对搭建基于OPNET软件的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理论上较深入的研究了地球同步轨道移动无线接口(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 Mobile Radio Interface, GMR)技术规范中GMR-1系列的系统体系结构、频分复用技术、时分多址技术及系统工作过程等。详细分析了逻辑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过程、波束选择算法、定时同步算法、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案以及接入、寻呼、通信、网络中断和呼叫清除等通信过程。然后,介绍了 OPNET软件的建模机理,利用OPNET软件,依据GMR-1标准,建立了卫星、移动地面站(Mobile Earth Stations, MES)和网关(Gateway Stations, GS)三种节点模型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型;完成了卫星对用户端的多波束天线的设计,对通信链路模型进行了分析,实现了系统各项功能。其次,设置了三种不同的网络仿真场景,对系统的波束选择情况、波束选择参数的确定、定时同步情况以及接入、寻呼、网络中断等通信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各项系统性能均达到实际要求。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正确性,为后期建设实际系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建议。最后,针对卫星天线存在振颤的现象,分析了天线振颤对某些用户波束选择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能够抑制此种影响的改进型波束选择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MES与其所在波束中GS的距离动态设置滞后余量。通过仿真比较可知,与改进前GMR-1标准中的波束选择算法相比,改进后的波束选择算法确实能够减少天线振颤导致的波束选择错误,改善波束选择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较系统地综述了群体智能算法和矢量量化数据压缩理论。特别是矢量量化码书设计和码字搜索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回顾了经典的矢量量化码书设计算法——LBG算法和传统的
这些年通信业务得到快速的发展,通信设备也是各种各样,这样无线电频谱资源就会很缺乏。为了使频段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就产生了认知无线电技术,此技术可以很好使用频段资源。
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知道物体各处的精确壁厚,以确保生产安全。目前国内缺乏高效、精密的测量工具。 文章介绍了一个由超声波测厚系统装置和本论文设计的监控
一般说来多径信号因为具有不同的延时和幅度,被看成为一个有害干扰,在测量中是必须要抑制的,但实际上GPS多径信号也有其可用性,目前国外已展开对GPS多径反射信号的研究。最近十
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种平板显示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了实现平板显示技术的标准化,便于规模化生产,提高互换性、可维护性、降低系统成本,平板显示接口控制电
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涉及到信息科学的多个领域,是现代信号处理、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理论、进化计算,包括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近年已经成为信息科学领域的一个
频谱资源利用率低下是当今无线通信业务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直接制约着未来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而有限的频谱资源变得愈发的稀缺和珍贵,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迫在
视频压缩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每帧图像的空间冗余度;另一个是视频信号相邻帧之间的时间冗余度。视频压缩编码的目的是要减少视频序列的码率,以便能够在给定的通信信道上实时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同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信系统能否有效可靠地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步技术的优劣。也就是说,同步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通信质量的好坏,它是通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