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纳米气泡对水中As(Ⅲ)氧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3496828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砷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砷在水体中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系统造成危害,甚至可能会通过食物链直接或者间接流入到人体当中,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相关的病理学研究发现,砷在人体内的蓄积过程会使人体慢性中毒,严重时导致死亡。水环境中As(Ⅴ)的毒性要远远低于As(Ⅲ),且目前绝大多数砷污染的治理都需要将As(Ⅲ)氧化成As(Ⅴ),而后进一步去除。因此在砷污染治理过程中砷的预氧化技术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砷污染治理的效果。纳米气泡通常是指直径为纳米级的微小气泡,与普通气泡相比,纳米气泡拥有以下特点:气泡体积小、上升速度慢、界面Zeta电位高、传质效率高、可产生羟基自由基等高氧化性自由基。与传统的注气水处理方法相比,纳米气泡技术操作简便、能耗少、无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可推广性。纳米气泡技术可应用于水体增氧、浮选技术、治理污水等领域。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其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臭氧的氧化性很强,可溶于水,因此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氧化剂。但臭氧的溶解率较差,臭氧和纳米气泡的联用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臭氧的利用率。为寻找As(Ⅲ)的臭氧-纳米气泡预氧化技术,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注气压力对臭氧纳米气泡尺寸、Zeta电位、pH值、溶解氧和臭氧溶解量的影响;以及As(Ⅲ)初始浓度、进气压力、pH值、碳酸根离子对臭氧纳米气泡氧化As(Ⅲ)效果的影响;通过臭氧-纳米气泡预氧化+吸附探究了预氧化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臭氧纳米气泡氧化As(Ⅲ)过程中参与氧化的物质。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臭氧纳米气泡注气压力的提高,生成的气泡尺寸变小,注气压力为80KP时气泡尺寸在350 nm左右;Zeta电位值为负且数值减小,注气压力为80KPa时臭氧纳米气泡的Zeta值稳定在-35~-40 mV;溶解氧和臭氧溶解量也会增大,60和80 KPa的注气压力下,注气一段时间后溶解氧的值大于22 mg/L,臭氧溶解量大于10mg/L。2、在实验结果中可知,同等氧化条件下,臭氧纳米气泡对As(Ⅲ)的氧化效果最好,其次是纯氧纳米气泡,空气纳米气泡的氧化效果最差。3、随着As(Ⅲ)初始浓度、注气压力的增大,臭氧纳米气泡对As(Ⅲ)的氧化效率随之升高,并且伴有持续升高的趋势,但达到一定时间后趋势较平缓,As(Ⅲ)的氧化率可达97.5%。溶液初始pH为3和9时As(Ⅲ)的氧化效率最高,其他溶液初始条件下,虽然氧化效率相对较低,但总体来说依然可观。由于碳酸根自由基的作用,碳酸盐的存在有利于As(Ⅲ)的氧化。4、用活性氧化铝直接对砷溶液吸附时,砷的吸附率很低,约在20%左右;而同等条件下,臭氧纳米气泡氧化后再吸附砷的吸附率提高了很多,均在90%左右。砷的吸附实验验证了臭氧纳米气泡的预氧化作用有利于水溶液中砷污染的去除。5、臭氧和羟基自由基都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As(Ⅲ)。臭氧纳米气泡氧化As(Ⅲ)的过程中,As(Ⅲ)的氧化是由臭氧和羟基自由基等自由基的共同参与。
其他文献
基于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Beta分子筛中骨架Al在9个不同T位的分布和Brφnsted酸的分布及其强度.计算采用8T簇模型和B3LYP/6-31G(d,p)方法,得到了不同T位的Al/Si
本刊讯(余桂林,特约通讯员谢合平)笔者从宜昌市夷陵区柑桔销售办公室获悉,该区2014年柑桔出口12.6万t,总贸易额5.3亿元。夷陵区是湖北省水果(柑桔)生产大县(区),2014年柑桔总
期刊
"家"从最基本的意义来说,是用来遮蔽自然界的风霜雨雪,给人以安全、依靠,供人取暖、休憩的地方,因此"家"常常象征着温情、诗意与安定,同人童年的纯真记忆与梦幻相连,同淳朴与本真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研究了3,6-二肼基-1,2,4,5-四嗪(DHT)的热行为,其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放热的分解过程,且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54.8和123.4kJ&#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甲醇在Pd(111)面上首先发生O—H键断裂的反应历程(CH30H(s)→CH3O(s)+H(s)→CH2O(s)+2H(s)→CHO(s)+3H(s)→CO(s)+4H(s)).优化了裂解过程中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