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如何对企业管理者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ESO)自二十世纪70年代初现于美国后,二十多年的发展证明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由此,股票期权被认为是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一剂良药,而上市公司要求使用ESO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期权计划的成功与否是受到许多因素制约的,如使用者对其了解程度,尤其是关于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制度建设的统一性和操作方案的可行性;包括股票市场效率在内的客观环境制约因素。本文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为股票期权在我国的正确使用指明方向。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ESO理论基础与效用的分析,该部分阐述了ESO的存在基础,对我国已实行的近似股票期权计划进行了评价,并对ESO效用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做出分析。然后是对ESO设计要点的讨论,对股票期权关键性的技术环节如股票来源、数量、行权价格等问题给予了详尽的设计方案。本文的第三部分是针对非上市公司不能使用ESO,提出了使用近似股票期权的解决方法。接下来是关于我国在使用ESO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经营者选择问题、人力资本定价等。文章的最后借鉴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中有关股票期权的规定,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股票期权的制度性建设给出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