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域经济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体育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石家庄市为河北省省会,外来人口较多,多民族聚集,开发研究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具有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新课改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现状进行查阅研究,希望能够了解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在石家庄中学以及在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的情况,进而对在学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今后就如何因地制宜的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提供借鉴。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毽球课程开发进行个案研究,参与本文调查的学生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共500人,教师共12人。通过收集数据和整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毽球课程的开设有效地补充了学校课程体系、有助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有益于满足学生多元化体育锻炼需求和教师专业成长。2、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机制尚未完善,缺乏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体育教师课程开发中缺少合作、沟通;体育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指导。这些都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基于研究结果,笔者为今后更有效地进行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方面给出建议:1、课程观念亟需更新。2、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进一步加强。3、重视课程专家队伍的培养和共享的课程资源的建设。4、建立管理机构,注意课程开发与教学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