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yong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教育等方面。当前学界对袁世凯在教育层面有着诸多研究,但多侧重于其任期内的教育活动方面,其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政策的互动关系及其系统演变过程还有待系统研究,这方面的内容以往多出自奏折,并不细致系统深入。客观地说,袁世凯的教育思想是随着他一些教育主张的提出以及教育举措的推行而逐步形成的,大致上以其官职上的变化为直接线索。本文将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上层政策、幕僚团体等多方面因素,主要梳理袁世凯在担任不同官职时期的教育主张及实践举措,研究他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与各方的互动关系,决策过程,以此来透析其教育思想,揭示他在教育上的个性特征,从而达到一种较为全面的分析。袁世凯早年希图科举入仕,科考失败后,他弃文从武,凭借政治智慧与军事造诣而步入官场。从官职上来看,他先后担任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天津小站练兵官、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民国大总统等。因为官职的不同,也使得他在教育上的主张与实践前后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驻扎朝鲜时,出于外交方面的需要,他于汉城设立韩语学堂,培养韩语翻译人才。小站练兵时,他建立军事学堂,培养军事将领。担任山东巡抚后,他主张变革科举制度,教化地方官吏,设立山东大学堂。就任直隶总督时,他积极对外派遣留学生,开展警察教育,构建直隶近代教育行政管理机制以及近代学制体系,重视女子教育。民国总统时期,作为最高当权者,先后颁布反映其思想意志的教育法令与规章,提出一些教育理念,如义务教育、全民教育,强调教育经费的专款专用,大力开展社会教育以启迪民智、开展尊孔读经运动来整合国内政治失调的旧有范式等。在研究中发现,随着官职的不断上升,袁世凯在教育上的作为越来越广泛,已经突破单一性限制,其教育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综合来说,培养具备近代知识与技能的专业性人才成为了他教育思想上的重心。通过他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我们可以归结出其在教育上的个人特色,分别为“奉行”、“因袭”、“排斥”、“创新和发起”。清末民初,袁世凯开展的教育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其突出表现在军事教育近代化、学堂教育近代化、警察教育近代化等方面。而教育在发展进步的同时,又间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当然,受时代等因素的限制,袁世凯开展的教育改革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地方上未能按照法令规章认真贯彻执行、财政资源短缺、师资匮乏等,这些都是阻碍因素。
其他文献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认识使命,加强党支部工程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及亲切感;探索新工作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融通。
目的:通过对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构建一种含肿瘤代谢因素的SPN恶性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模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速了人口在地区间的流动,人口流动使得各城市间的住房需求重新分配。各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高低对人口流动和居住地
糖尿病伴多器官并发症的诊治复杂,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及起搏器感染等更为困难.本文报道1例患有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足、脓毒血症、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