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增长关系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8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时期,居民的生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人均各项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人均消费支出的总量也快速增加,但是,居民的消费率,即消费支出的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却在持续下降,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但收效甚微,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APC)仍呈现下降的趋势。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城镇居民的消费是国民消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优化会对整个国民的消费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保证居民收入结构的合理性,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关于收入与消费增长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结构、收入层次结构以及消费结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同时,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我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结构各个变量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工资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一直是城镇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在各分项收入中占比最高,财产性收入虽然比重较低但是整体上增速最快;第二、工资性收入对于食品、衣着、交通和通信以及其他项消费支出影响显著,其中,食品支出的显著性水平最大;经营性收入仅对食品和其他项消费支出影响显著;而财产性收入对于居住、交通和通信以及其他消费支出有影响,对居住支出的影响最大,而与其他项支出之间则是负相关的关系;转移性支出对于交通和通信影响程度要大于其对于家庭设备的影响程度;第三、我国城镇居民中等收入阶层(包括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三个收入组)占比较低,只有50%多一些,而高收入组占比均值高达40%,各个阶层之间的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收入分配政策需要进一步向中等以下的收入阶层进行倾向;第四、各个收入阶层在边际消费倾向、消费需求弹性、基本消费支出三个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最后,分别从优化收入结构、改善消费环境、深化各项改革、完善社保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正>材料及制备:将马钱子5~8枚温水浸泡3~5日,去其皮毛晾干,锉为细末加适量白酒调成稠糊状,装入小瓶。密封备用。另备医用胶布,用时剪成2分或5分硬币大小,将药
期刊
"工匠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既有普适性,也有行业特色性。中医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大医精诚",这构成了中医药隐性知识得以传承的推动力量。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药人才
数学问题无疑是激发人们钻研数学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构与重构,突破问题解决的疑难,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采用矛盾分析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数学问题。依
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学科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结合本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实践,阐述了当前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高校重点实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高血压患者6
500 kV大型电力变压器的预试过程中,经常出现低压侧直流电阻数据测试异常,虽有比较成熟的直流电阻测试仪,但因测试方法和使用方法不当,还是会出现,容易造成误判断,给技术监督
<正>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巨型政府"病已严重影响政府的执政效率和质量,"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困境也导致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由此强调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