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民族性特征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以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追求在整体和谐中强心健体、益寿延年,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具有很大的保护和发展价值。徐州市作为全国“武术之乡”之一,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分析其原因,并找出相应对策,对充分继承、挖掘、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中的优良元素,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徐州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辅导员、练功人群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徐州市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开展的因素有:徐州市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管理人员偏少,组织、指导滞后;宣传、引导、推广不力,缺乏深度;居民活动场地少、社区体育健身器材匮乏;专业指导员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学历整体偏低、专业理论知识较低;参与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从年龄分布上看成“V”型,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缺少对外交流、比赛等,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徐州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的发展。在对徐州市目前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开展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徐州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发展对策:提高领导认识,健全管理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对于基础较好的传统体育养生功法要有专人负责,负责培训,负责竞赛,以点带面,积极推广,加快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的传播;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把抓传统体育养生象抓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一样抓紧抓好,充分落实到每个练功点,每个练功人;理顺官方组织与民间社团的关系,保证信息上传下达,提高社团参与管理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的积极性;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方面的社会指导员的培训,培养专门化人才;加强和徐州市各高校之间的联合,利用高校资源改善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人才、设施、场地等的不足;积极支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培训和竞赛活动,壮大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参与人群;培养骨干,提高练功人群素质,优化练功人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