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男女性性反应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探讨在色情录像刺激下男女性性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差异。 材料和方法:健康男性和女性各12例,均为右利手,无性功能障碍史,无任何精神,心理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史。用色情录像和非色情录像刺激,每个录像片段60秒,每个色情和非色情录像片段之间间隔12秒种。用GESigna1.5T超导型NV/i磁共振扫描系统进行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扫描,头线圈,共扫描7.0分钟。用3DSPGR-T1WI序列进行全脑轴位扫描作为全脑解剖图。 结果:在视听相关的性刺激下,男女性都有激活的脑区是:双侧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双侧颞叶、双侧额下回、双侧角回、双侧前扣带回、胼胝体、海马、脑干(特别是中脑、脑桥移行区)。双侧脑岛激活:男性9例,女性8例;单侧脑岛激活:男性2例,女性3例。下丘脑激活:男性9例,女性8例。双侧丘脑激活:男性5例,女性7例。单侧丘脑激活:男性4例,女性6例。男女性激活不同的脑区是:1.女性双侧杏仁核激活,而男性仅出现左侧的杏仁核的激活;2.正常男性左前扣带回的激活较女性明显,女性左前扣带回激活平均体积为310.67±10.53mm3,男性为420.75±19.37mm3,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女性胼胝体压部激活较男性明显(p<0.05),女性平均激活体积为473.45±14.92mm3,男性为363.32±13.30mm3。 结论:男女性性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存在差异,我们推测男女性脑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的不同可能是这种差异的基础。 第二部分: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研究正常成年男性和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情况,探讨两者在中枢神经系统性兴奋的差异。材料和方法: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12例,均为右利手,无任何精神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史。对照组为1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无任何性功能障碍史,无器质性病变和其他可能影响脑结构和功能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药物滥用史。用色情录像和非色情录像刺激,每个录像片段60秒,每个色情和非色情录像片段之间间隔12秒种。用GESigna1.5T超导型NV/i磁共振扫描系统进行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扫描,头线圈,共扫描7.0分钟。用3DSPGR-T1WI序列进行全脑轴位扫描作为全脑解剖图。 结果:在视觉和听觉相关色情录像的刺激下,正常男性与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双侧额下回、双颞叶、双侧扣带回、角回、左侧杏仁核、丘脑、海马、中脑及桥脑背侧均被激活;与正常男性相比,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双侧前扣带回激活的范围更大,两者的激活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心里ED患者平均激活体积为979.64±25.33mm3,正常男性为795.43±20.35mm3。 结论:边缘系统,脑干,丘脑等在调节男性性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病因。 第三部分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前扣带回氢质子波谱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前扣带回代谢的改变,探讨心理性ED可能存在的潜在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材料和方法:运用磁共振波谱(MRS)研究18例心理性ED患者和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双侧前扣带回的多体素氢质子(1H-MRS)波谱特点,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代谢物浓度。结果:NAA在心理性ED组两侧前扣带回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两侧Cho,Cr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前扣带回参与了心理性ED的病理生理过程;前扣带回的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可能是心理性ED潜在的病因之一。 第四部分: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海马氢质子波谱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海马代谢的改变,以期为心理性ED可能存在的潜在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探讨提供线索。 材料和方法:运用磁共振波谱(MRS)研究15例心理性ED患者和1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双侧海马的多体素氢质子(1H-MRS)波谱特点,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代谢物浓度,并分别对NAA/Cr和Cho/Cr的比值进行计算。 结果:NAA/Cr在心理性ED组两侧海马(左侧为1.03±0.18,右侧为1.05±0.1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左侧为1.25±0.10,右侧为1.21±0.0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两侧Cho/Cr均无明显差异(心理性ED组左侧为1.20±0.82,右侧为1.22±0.95;对照组左侧为1.21±0.93,右侧为1.18±0.12)。 结论:心理性ED可能不单纯是功能性疾病,海马可能参与了心理性ED的病理生理过程,心理性ED可能存在潜在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第五部分:曲唑酮治疗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用功能磁共振技术结合药物磁共振技术研究正常男性和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的差异,探讨曲唑酮治疗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 材料和方法:A组为12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均为右利手;18例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单盲、随机分为B组(用曲唑酮治疗35天)和C组(用安慰剂治疗7天),每组9个病人,所有病人均为右利手。A组仅仅进行一次功能磁共振检查;B组和C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治疗前B组和C组不服用任何药物;治疗后B组病人在磁共振扫描前60分钟服用曲唑酮100mg;C组服用安慰剂100mg。所有参与者均用色情录像和非色情录像刺激,每个录像片段60秒,每个色情和非色情录像片段之间间隔12秒种。用GESigna1.5T超导型NV/i磁共振扫描系统进行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扫描,头线圈,共扫描7.0分钟。用3DSPGR-T1WI序列进行全脑轴位扫描作为全脑解剖图。 结果:1.在视觉和听觉相关色情录像的刺激下,正常男性与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双侧额下回、双颞叶、双侧扣带回、角回、左侧杏仁核、丘脑、海马、中脑及桥脑背侧均被激活;与正常男性相比,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双侧前扣带回激活范围明显增大(p<0.00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2.B组经曲唑酮治疗后,在曲唑酮的干预下,心理性ED的双侧前扣带回激活被抑制与正常人接近,而双侧海马激活范围较前增大,双侧脑岛的激活被抑制;B组病人治疗前后前扣带回激活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双侧海马激活较前明显,前后激活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岛的激活被抑制。3.C组病人治疗前后在安慰剂的干预下,脑激活图前后无明改变;前扣带回、海马及脑岛治疗前后激活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心理性ED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潜在的病因;脑岛、前扣带回、海马可能富含5-HT受体;曲唑酮对心理性ED的治疗可能在于调节了脑岛、前扣带回、海马的神经元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和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有针对性的着重选取我院骨科在2017年6月-2018年7月这个阶段内所接收的120例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研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较常使用的一种用药方式,通过使用静脉输液能够很好地将药物输入患者体内,帮助患者更好地吸收药物,实现患者身体体液的平衡.但是在实际的用药过程中,静脉输
【目的】研究大蒜新素对HCMV即刻早期(ie)、早期(e)和晚期(l)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大蒜新素抗巨细胞病毒效应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病毒增殖周期中最主要的ie基因
第一部分硫喷妥钠对大鼠前额叶皮层细胞外液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应用在体微透析技术,探讨腹腔注射或前额叶皮层局部灌注硫喷妥钠对大鼠前额叶皮层细胞外液
一、超声无创性评价川崎病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无创性评价川崎病后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明确维生素C的快速输注是否能改善冠状动脉内皮
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心理障碍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胃动力治疗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心理障碍80患者分为两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通过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护理体系,提高专业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战,使新形势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与时俱进,为医院的现代化管
目的分析评价对子宫癌患者实施团体支持锻炼护理干预模式对其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子宫癌患者8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护理应用于眼科手术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效果评价.[方法]综合分析我科2018年8月到2018年12月在全身麻醉下行眼科手术的562例病人,通过应用目标导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