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碳酸盐系统的年际变化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ong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口是陆源物质入海的主要通道也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活跃区域。本论文以典型的亚热带大河河口——珠江口为研究区域,探讨有机碳氧化、硝化作用、CaCO3溶解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碳酸盐系统空间分布的影响,及环境变化对碳酸盐系统年际变化的潜在影响。2019年1月在珠江口伶仃洋测定了碳酸盐系统参数、溶解氧、营养盐和钙离子的空间分布,发现上游广州段的溶解无机碳(DIC)和总碱度(TA)都>2000μmol kg-1,随盐度降低,到盐度>5又随盐度升高。盐度>32的水域DIC浓度为2011和2221 μmol kg-1。北江、东江水与海水混合是盐度5左右出现DIC和TA低值的主要原因。此外,广州段水域的DIC和TA分别有699.3和546.2μmolkg-1的添加。上游氨氮浓度>150μmolkg-1,硝酸盐浓度>400 μmolkg-1,向下游方向逐渐降低。探讨了不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碳酸盐系统参数的定量影响。计算发现,在上游广州附近水域,有机碳氧化使水体DIC升高132.5μmol kg-1,TA不变,pH25降低0.228;硝化作用使TA降低57.5 μmol kg-1,DIC不变,pH25降低0.132;沉积物向水体释放 DIC 491.3~912.3 μmol kg-1,TA 457.2~849.2 μmol kg-1,使 pH25 升高 0.003~0.019;CaC03 溶解使 DIC 升高 159.9 μol kg-1,TA 升高319.8 μmol kg-1,pH25 升高 0.769;水体 CO2 逸出使 DIC 降低 130.5~536.7 μmol kg-1,TA不变,pH25升高0.164~0.477。上述过程使DIC和TA各升高653.2~668.0和759.5~1111.5μmol kg-1,与比广州段水体实测DIC添加量(699.3 μmol kg-1)高度一致,但比实测TA值添加量(546.2 μml kg-1)高173.3~566.0μmol kg-1。这些小差异可能源于水的停留时间、平均深度等数据的不准确,或者沉积物释放量不准确。有机碳氧化和硝化作用导致珠江口上游水体酸化的主要过程,而CaCO3溶解和CO2向大气释放是缓解珠江口上游水体酸化的重要过程。与2005年1月相比,珠江口上游广州段的DIC和TA从>3000μmol kg-1降低到 2000~2200 μmol kg-1,氨氮浓度从>800 μmol kg-1 降低到 150 μmol kg-1。广州附近水域浓度的降低导致整个上游混合区的浓度都大幅降低。通过比较呼吸速率、硝化速率、CaCO3溶解、沉积物释放和水体C02逸出等过程的影响来揭示造成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与2005年1月相比,2019年1月上游广州段水域的总耗氧速率几乎没变(42.2~55.7和49.5~54.4 μmol O2 L-1 d-1),但是硝化速率升高了一倍左右,从2005年1月的4.2~5.4 μmol L-1 d-1升高到2019年1月的11.5~12.4μmol L-1 d-1。在考虑相同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下,2019年1月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导致的DIC和TA添加量分别比2005年1月降低了 665.0~718.8和1197.7~1232.7 μmol kg-1。尽管这个数字与实测的DIC和TA添加量的降低量(1039.9和1146.3 μmol kg-1)还有差异,但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2019年1月广州段水体DIC和TA比2005年1月大幅降低的机制。结果表明,尽管有机碳氧化和硝化作用对DIC和TA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但是CaC03溶解量的降低(从778.9降低到159.9 μmolkg-1)是2019年1月DIC和TA添加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既往又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型,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NAFLD的人群患病率约为25.24%,最新流行病学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NAFLD患病率约29.8%。NAFLD的临床病理学范围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或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和肝硬
潜艇指控系统是潜艇的大脑和作战指挥的核心,历来受到各潜艇大国重视。通过介绍和分析典型潜艇指控系统发展现状与技术特点,从能力和技术方面分别论述了潜艇指控系统发展需求
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交通事故数量也在大幅上升。自动驾驶技术应运而生,且日益兴起。但是其最重要的安全性一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因此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十分困难。辅助驾驶系统作为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能够根据场景的变化辅助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辅助驾驶系统的运行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不仅包括车外驾驶场景的复杂多变,还包括车内驾驶员自身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会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负荷增长日益激增、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紧缺,电网不断朝着多回路、大容量发展。根据统计结果线路被雷击引起的互联电力网事故数最多,尤其与单回输电线路
以舰艇指控系统效能评估为应用背景,在梳理国内外人因工程技术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舰艇指控系统的概念内涵和人机工程特点,提出了在指控系统效能评估中应用人因工程技术的适
背景: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是引起真菌病和甲真菌病等多种疾病的机会致病菌。抗真菌药物萘替芬为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抑制剂,可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途径,引起角鲨烯累积而致真菌死亡。研究发现,萘替芬可逆地抑制胶红酵母的色素生成。本研究利用萘替芬处理胶红酵母,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实验评估胶红酵母的生长及不同条件下的存活率的影响。目的:观察角鲨烯环氧化酶对胶红酵母的生长及不同条件
研究目的:测试卷积神经网络HRNet识别口腔颌面部疾病(OMD)患者面部标志点的准确性,通过建立针对OMD患者的面部图像数据库,进一步提高HRNet识别的准确性,为开发基于面部标志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机动车辆已成为人们日常最基本的出行工具,但因机动车辆引发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给我国甚至全球造成难以弥补的人员伤亡及巨大经济损失。据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报告统计显示,因疲劳驾驶造成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占全球交通事故总量的25%,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准确有效的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已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最为迫切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疲劳驾驶检测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图像处理与检
眼损伤鉴定一直是临床法医学鉴定的难点之一,从眼损伤鉴定案件的分类来看,一般分为交通肇事的眼损伤鉴定、工伤事故的眼损伤鉴定、及普通伤害案件的眼损伤鉴定。不同类型的眼
会议
有害振动会造成车辆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增加,降低使用寿命,长期暴露在有害振动下还会对驾驶员以及乘客的身体造成损害,因此车辆振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题。振动的产生与激励源有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激励源主要分为,发动机的传动激励和路面不平度输入产生的激励。硬路面原始不平度可以作为有效激励源,而土壤软路面具有极易变形的特点,原始不平度不能直接作为激励源对待。为了探究土壤软路面不平度的激励力与车辆振动之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