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东濮凹陷杜寨-桥口地区Es3-4深部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取心井岩心观察、描述与铸体薄片分析为主要手段,并利用收集到的压汞、物性等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对杜寨-桥口地区深层油气储层展开深部储层发育特征、有效性储层确定、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的综合研究。杜寨-桥口深部储层具有以下特点:(1)长石砂岩、亚长石砂岩为主要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要类型,溶蚀对象主要为碳酸盐岩和长石;(2)进入中成岩A期,成岩环境经历弱酸性-碱性、酸性的转变,经多期成岩作用改造,受到油气充注和异常超压影响大;(3)物性总体属于低孔-低渗型,在纵向上具有分带性。通过不同方法求取和验证有效物性下限值,认为研究区有效孔隙度下限为7.25%7.65%,有效渗透率下限值为0.1120.126×10-3μm2,由此确定纵向上四个有效储层发育带,深度范围分别为:33003900米、40004250米、43504550米、>4800米,并结合成岩作用和成岩序列以及油气充注史和异常超压发育史,进行了有效孔隙原生孔隙形成→原生孔隙减小→次生孔隙形成→次生孔隙减小→高压保存前期孔隙的演化分析。有效储层是成岩作用的直接产物,但是研究区原始沉积组分、烃类充注及异常超压是影响有效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三者共同影响有效储层的形成。湖底扇中扇辨状水道和轴向重力流水道砂体及大段砂岩或砂岩比例较大的砂泥岩互层物性较好。含油饱和度与储层物性的发育呈正比关系,且含油砂岩胶结物含量普遍低于不含油砂岩,说明烃类充注一方面提高了储层内的溶蚀率,另一方面抑制了胶结作用的进行。异常超压则扩大了烃类生成的生油窗,有利于前期孔隙的保存。在明确成岩演化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研究区有效储层发育的主要机理为:有机酸-碳酸溶蚀、异常超压保存-改善、热循环对流溶蚀和深部异常超压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