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县级权力监督问题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治国或施政,作为中央、省、市与乡镇联系的中间环节,县级政府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行政区域,县级权力也历来是中国政治架构中的关键点。因为权力运行封闭、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多种原因,为县级权力的腐败铺设了温床,而“县权”的腐败严重影响到县级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我国治理腐败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弊端日益突出,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成为必然趋势。此项改革的推行,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县级政府的自主权,县区不仅可以在人、财、物方面享受更加充分的资源,还可以以自身实际发展现状为出发点,科学制定发展决策,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在推进县级政权自主化的同时,这一改革也解除了地市级政府对县级政府一定程度的监督制约,扩大了省级政府的管理幅度,这种管理幅度的成倍扩大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短期内还难以通过政策、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建立起对县级政府的有效监督机制。因此,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政治挑战,就是如何正确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对自主权不断扩大、行为自主性不断提升的县级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约束。本文主要通过个案研究法和制度分析法,首先阐述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再以河南省实施省直管县试点改革为例,分析县级权力的迅速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政绩冲动、“官本位”意识、监督层级减少等监管风险;最后,提出省直管县体制下加强对县级权力的监督对策。
其他文献
家庭暴力,一种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暴力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给家庭带来伤害的同时,产生了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在如今更加民主和自由发展化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关注家庭
目的了解某地职业性手外伤的构成、发病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2003年4月~2011年8月306例在某院住院的手外伤患者进行调查登记。结果受伤患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