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药物质量控制以及纳米荧光探针的核酸检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b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第一部分用近红外光谱法分别针对中药重楼及复方氯丙那林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做了相关研究。对于重楼皂苷分离过程的质量控制,本文将AB-8大孔吸附树脂与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控相结合,对整个除杂和分离过程进行了在线监控。采用70%的乙醇进行等度洗脱,以近红外光谱判别变量为表征手段,将分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皂苷主要包含在前3个阶段,对应的24α-羟基偏诺皂苷、偏诺皂苷和薯蓣皂苷的分离效率分别为96.22%、92.90%和92.34%。本文认为用该分离方法具有实现重楼皂苷按中药一类新药的分离要求实现分离的可行性。近红外光谱也为药物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在线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采用近红外光纤漫发射技术,以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复方氯丙那林胶囊的三种药效成分盐酸氯丙那林、盐酸溴己新和盐酸去氯羟嗪的快速同时测定方法。所建立的盐酸氯丙那林、盐酸溴己新和盐酸去氯羟嗪的定量分析多元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94和0.990,校正集的均方根残差分别为0.028、0.145和0.250,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55、0.120和0.210。由于该方法是在不经任何预处理的情况下的光纤快速同时分析,因此可用于复方氯丙那林的过程质量控制。本文第二部分就荧光纳米材料量子点和磁性纳米材料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以及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作了相关研究。采用巯基水相法合成CdTe量子点,即以CdCl2、Te粉、NaBH4和巯基乙酸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加热回流合成了一系列粒径不同的CdTe量子点。通过考察影响因素,能够稳定地得到荧光量子产率在40%左右的绿、黄、橙和红色荧光的高质量CdTe量子点。在此基础上,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合成了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进一步提高了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70%),其光化学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均获得了显著地提高。此外,采用反相微乳法,本文初步制得了分散性和均一性较好的CdTe/SiO2复合纳米粒子。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其磁性能较好(比饱和磁化强度达70.970emu/g,剩磁和矫顽力分别仅为3.493emu/g和23.57Oe),粒径为15nm左右,在水中能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静置数月仍无分层现象。基于Fe3O4纳米粒子表面的富羟基特征,本文采用硅烷化方法对此粒子进行了表面氨基化修饰。经红外光谱表征,证实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已经被表面氨基化。分别用EDC交联法和戊二醛交联法制备了量子点—核酸探针(CdTe-P,CdTe/CdS-P1)和磁性纳米粒子—核酸探针(MNP-P2),并将这两种探针应用于核酸的定量检测与定性识别。基于探针CdTe-P,构建了发射波长540nm的CdTe量子点与溴化乙锭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建立了核酸的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对核酸目标链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5—188nM,其相关系数达0.997,最低定量限为25nM。以CdTe/CdS-P1为检测探针、MNP-P2为捕获探针构建了三明治型的核酸定性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识别与复合探针完全互补配对的目标链以及与目标链存在一个碱基差异的错配链寡核苷酸,有望应用于临床医学上存在基因突变的疾病检测。
其他文献
学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由于具有无损伤、快速、高灵敏度并且能实现分子结构水平检测的优点在细菌等生物样品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实际复杂体系的检测。SERS基底的构建是获得SERS增强信号的关键。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大面积均匀多孔的纳米金整体柱SERS基底,并将其用于微生物的SERS检测,避免了传统检测方法复杂、耗时、检测灵敏度低的缺点,在细菌传染性疾病检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
目的:分析卷柏中单体化合物,观察其对V79细胞和BALB/c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探讨卷柏抗辐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1.利用CCK-8法和Gimsa染色观察(1-8Gy)60COγ射线
不同比例的黄连—吴茱萸药对具有不同的药效,但其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尚未阐明,本研究以化学成分的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为主线,采用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系统的研究了药对在体外的化学成分及其溶出变化,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和代谢产物,为从化学成分的角度阐明配伍机理提供依据。1.黄连—吴茱萸药对主要成分的研究采用U6(6~3*3)均匀设计表安排实验,以17个色谱峰和小檗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了黄连
马钱子碱(brucine,即布鲁生)是中药马钱子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同时还能镇痛、抗炎、调节免疫活性。但是由于其毒性大,半衰期较短的缺点,限制了临床应用。脂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