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采用了在国际上具有普遍性的三支柱模式: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当前,我国养老金账户处于收支不平衡状态,且生活成本日渐提高,仅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难以完全满足老年生活所需。企业年金的是否缴纳由企业决定而非国家或个人,即个人无法主动选择是否够买企业年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作为养老金体系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与此同时,逐渐放宽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未达到显著提高人口出生率的目的:近10年来我国年均人口出生率一直稳定在12‰,2016年的人口出生率也仅为12.95‰。另一方面,我国于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口在随后十几年中持续攀升并于2016年达到10.85%。对每一个居民来讲,拥有不同家庭人口结构的居民所面临的养老风险是不一样的,抵御养老风险的能力也因此产生差异,同时对养老风险的感知程度和保费的支付能力不同,导致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必然不同。因此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不同家庭人口结构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发现新生儿出生率逐渐下降,老年人口数不断上升,家庭规模也呈现缩小趋势,商业养老保险稳健发展但总体规模仍较小。而拥有不同家庭人口结构的居民面临的养老风险及对养老风险的态度不尽相同,因而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家庭人口结构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明确家庭人口结构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机理,然后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数据使用Logit回归模型研究家庭人口结构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整体来看,家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有显著正影响,家庭人口总数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有显著负影响,家庭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占比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于居住在城市区域与农村区域的居民而言,家庭人口总数仅对居住区域为农村的居民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有显著负影响,家庭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占比和家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仅对居住区域为城市的居民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且影响均为正;对于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居民而言,家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和家庭人口总数对中等收入家庭的居民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其中老年人口占比影响为正,家庭人口总数影响为负,而家庭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占比仅对高收入家庭的居民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有显著正影响,即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居民,家庭人口结构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创新点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在现有的关于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研究中,大多是从经济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本文将从家庭人口结构角度分析居民的商业养老保险需求,同时结合行为经济学理论探究目前的高赡养率是否会通过影响风险感知能力从而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产生影响。第二,在样本选择上,目前从人口角度研究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情况的文章,大多使用宏观的省际面板数据,而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微观数据逐一计算受访者的家庭人口结构,从微观角度研究家庭人口结构对于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为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研究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