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四期扫描对肾脏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和透明细胞癌(clear-cellrenal cell carcinomas,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搜集因肾脏占位行肾脏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患者70例共71枚瘤灶,经术后病理证实RO20例,ccRCC50例,并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的影像表现,采用SPSS19.0软件对肿瘤大小、四期CT值、校正CT值、皮质期和实质期绝对增强CT值、皮质期与实质期CT差值及增强廓清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ROC曲线分析,确定鉴别RO和ccRCC的最佳临界值。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肿瘤部位、形态、平扫特点、强化程度、强化方式、皮质期与实质期强化CT值差异、增强三期均未强化囊状影、节段增强反转和假包膜等征象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征象,计算其对诊断RO或ccRC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四期肾皮质CT值进行比较。 结果:RO和ccRCC皮质期校正CT值、皮质期与实质期CT差值和增强廓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平扫、实质期、排泄期CT值及校正CT值、皮质期CT值、皮质期和实质期绝对增强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皮质期校正CT值1、皮质期校正CT值2和皮质期与实质期CT差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3(P=0.002)、0.745(P=0.001)和0.701(P=0.009)。以皮质期校正CT值1≥0.957为标准,诊断ccRC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4.0%、70.0%和72.9%。以皮质期校正CT值2≥-7.500为标准,诊断ccRC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4.0%、70.0%和72.9%。以皮质期与实质期CT差值≥3.50为标准,诊断ccRC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0%、50.0%和78.6%。中央星状低密度影、强化程度、轮辐状强化、皮质期与实质期强化CT值差异、节段增强反转及增强三期均未强化囊状影等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位、形态、钙化,病灶周边絮状和条索状影、强化均匀度、向心渐进强化及假包膜等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皮质期肾皮质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实质期和排泄期肾皮质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在MSCT多期扫描表现中,皮质期校正CT值、皮质期与实质期CT差值和增强廓清率、中央星状低密度影、强化程度、轮辐状强化、皮质期与实质期强化CT值差异、节段增强反转及增强三期均未强化囊状影等征象对于RO、ccRCC二者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2、校正CT值比普通CT值更真实地代表肾脏肿瘤的强化程度,比较肾脏肿瘤的强化程度应该用校正CT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