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主题是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及其规制。本文试图通过对知识产权滥用产生、发展的历史回顾和案例研究,探索知识产权滥用的基本含义,及其在对外贸易中的典型表现形式,从而为我国如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同时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知识产权的良好结合和共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对策的支持。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第一,知识产权滥用概念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对知识产权滥用概念的发源地(即美国法)相关规则发展历史的回顾,明确“知识产权滥用”作为一个起源于普通法的概念,在美国法中主要是作为侵权中的抗辩理由,而非和民法法系中的“权利滥用”直接相关。第二,知识产权滥用的判断标准之研究。本文比较了在实践中并存的两种标准,即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标准和反垄断法标准。在分析两种标准在历史发展中不同地位之余,本文针对专利、版权、商标这三个主要知识产权领域的部门法,提出反垄断法的标准并不适宜于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判断,在规制知识产权的滥用行为时,反垄断法的规制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是并不是规制体系的全部。第三,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结合实践中已经出现的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常见的几种知识产权滥用形式。第四,规制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主要理论基础。本文综合分析竞争法、贸易理论和TRIPS协定之规定等多种依据,尤其是对TRIPS协定相关条款做了深入分析,明确了我国在TRIPS协定下规制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权利和义务。第五,对我国进一步规制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思考。本文在研究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相关立法实践之后,分析了我国与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相关立法,指出现存体系之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