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裁量基准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g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行政裁量基准在本质上来说仍然是行政裁量基准,作为行政裁量基准而言,它是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在法律规范和上级行政规范性文件预留出空间内通过情景细化、分格等方式对法规范具体化,使得裁量权能合理使用的制度。就性质而言,行政裁量基准源自于行政自我控权的需要,它是行政自制的手段也是属于内部的监督,因而,行政裁量基准的效力是区别于法律的效力,虽然在动态的裁量之中会对行政相对人产生约束力,但这种约束力并不是由裁量基准带来,而是基于裁量权本身。在行政执法的需求和自我控权上诞生的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经历多年的发展,就理论和实务上所进行的探讨和实践已成体系。在实务上,行政裁量基准主要以行政规范性文件作为载体,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范围广泛,当然最主要的是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合法合规地制定规范性文件,正因为由于行政裁量基准大部分都是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呈现,所以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制定中可窥见裁量基准文本的内容和构建的技术。环境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构成并不是通过基层行政执法部门的经验总结简单地规则化,需要考虑到对基准的控制技术、制定程序设计和内容问题,现有的裁量基准控制技术中,存在有分格技术、情境细化、数学公式、解释、列举考量等方式,其中最为常用的控制技术是分格技术和情境细化。就制定程序设计上还特别地要考虑到对制定主体层级权限、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问题等。内容上,并不是所有的行政事项都能以基准的形式予以规定,有很多事项只能以法规范形式确认。环境行政裁量基准具有裁量基准的属性、基本构成和局限性。但作为行政裁量基准的一种,环境行政裁量基准有其特殊性和实务中独有的问题。这是由环境法自身的特征所带来的,当环境遭受破坏及冲击后,进行环境的治理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遭到冲击已经产生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勉力补救以期能回复原本状态的尝试。顾名思义即是一种对于生态环境进行管理、治理,广义上的环境治理相当于是生态的治理,在治理过程中涉及到国家机市场和公民等多方主体。行政裁量基准在环境领域内的运用,要尽量和环境治理的特质融合,了解环境问题。到现在,在新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对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准适用过程中由于执行者并不严格遵行裁量基准规定而使行政相对人陷入风险,由此产生对行政裁量基准是否必须严格遵行的讨论。以及基准制定主要集中在行政处罚领域,对于如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方面的讨论和实践相对较少,其他领域内的行政裁量基准应当如何去制定的问题或将成为新挑战。环境类裁量基准不仅具有共有问题,因环境法中对待环境的态度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环境治理从之前的政府主控模式向重视社会力量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转变,同样的模式观念的变化影响着环境治理中行政裁量基准制定理念和内容。环境法要求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共同参与和行政裁量基准性质中存在着冲突点,前者要求过程的开放,后者作为自制手段在制定过程中是一种相对闭合状态,这种源自性质上的冲突,使得两种制度衔接时并不十分顺畅。为解决以上的冲突和问题,需要将环境法原则进行引入和补充。环境法中保护优先、公众参与、损害担责原则都需要引入补充到其中,就保护优先来说在基准适用时成为一种价值导向,能为执行者提供原则性指引,作出最符合环境利益的选择。公众参与的引入,意味着制定过程中公众需要参与进来,将自己的意愿和建议说明,并反映在基准的内容之中,不仅基准能反映出公众利益需求,也有利于基准的顺利实施。损害担责原则要求着行政机关在适用基准过程中对环境违法行为程度的严格把控。环境中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更新进步,是两个领域理论在结合过程不断地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交融长期过程。
其他文献
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匹配网络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三维重建等领域。现有的立体匹配算法研究一般是在较好的光照环境下,并且获得理想的视差图,在阴天、夜晚等弱光条件下,目前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匹配算法匹配准确率不高。因此,本文以微光图像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微光图像进行立体匹配算法研究,再以图像分割为应用方向展开讨论。针对微光图像,本文提出了一种促进图像去噪与立体匹配一体化
我国民营企业由于营商环境不佳和不可避免的自身因素,如资产规模较小、经营理念落后、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等多方面原因,限制了其通过传统渠道如银行贷款方式获得融资。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多措并举,鼓励企业打破传统思维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路径,实现股权增值,以解决民营企业这一普遍性融资难题。近年来我国现代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日趋完善,新三板市场作为其中承上启下的一部分,设立目标就是帮助符合条件的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呈蜂巢晶格的六角型平面薄膜,目前是世上最坚硬也是最薄的纳米材料,只吸收2.3%的光因此几乎完全透明,极具应用前景。然而,在石墨烯与其它材料复合过程中,由于石墨烯表面能高,易团聚,难以分散均匀,这增加了复合工艺难度,因此,如何控制石墨烯分散范围及分散效果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前期课题组提出一种石墨烯复合微粒群喷射分散成形的新方法,本文重点研究石墨烯复合微粒制备及其喷
《最小说》杂志创刊于2006年11月,是当时柯艾文化传媒集团出版的一份青春文学杂志,2006——2016年期间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合作,2017年结束刊物的形式,变更为选题书的形式,合作方也转为湖南文艺出版社。《最小说》杂志十年期间,以“少年新文艺·青春最小说”为口号,以80、90后编辑、作者为基本团队,以90、00后的初、高中生为主要消费对象,以青春类型、幻想类型、耽美类型文艺创作为主导,超高的销售
本论文利用水热合成技术,以N,N′–哌嗪二(亚甲基)膦酸(H4L1=H2O3PCH2NH(C2H4)2NHCH2PO3H2),对羧基卞基膦酸乙酯(H2L2=4–HOOCC6H4CH2PO(OH)(OC2H5))和4–羧基哌啶–N–亚甲基膦酸(H3L3=HO
由于无人机机载蓄电池自身携带的能量有限,严重影响其工作效能的发挥。为提升其续航能力,激光无线供能技术得到了重视。采用激光无线供能技术给无人机进行实时供能,可大幅提升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和航程距离。同时,在任务侦查,信息采集等特殊任务中,无人机通常需要采用集群形式进行协同配合完成任务,保证无人机集群的能量补给充足是任务完成的基础。首先,本文介绍了激光无线供能技术,无人机地面跟瞄控制系统以及机载侧的光电转
随着制造工艺的提升,我国大跨径斜拉桥的建设得以飞速发展。跨径能力日益剧增的同时,其结构非线性性能愈发明显。对于大跨径斜拉桥的计算分析来说,作为材料非线性的混凝土徐变、整体结构的几何非线性以及索力优化是分析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对斜拉桥在施工和成桥运营阶段的变形、结构受力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就自重作用下斜拉桥的分阶段施工仿真建模成桥的受力分析和索力优化分析分别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为止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只能依靠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来降低死亡率。深度学习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医学图像的细节会影响医学图像处理结果的准确度;二是深度学习方法本身是一个黑匣子,具有不可解释性,缺乏理论支持。针对现有乳腺肿瘤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图像预处理时,在归一化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保留图像细节信息,使图像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法是获取地球深部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内开展长周期大地电磁勘探工作主要依赖进口设备,有些设备甚至限制出口中国,其中低噪声、低温漂的三轴磁通门传感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结构也随着社会分工精细化程度越来越复杂,供应链结构的复杂性与供应链的脆弱性成正比。AB公司是典型的制造加工型企业,该公司的供应链因其结构的复杂性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出现明显弊端,多次延迟供应导致生产线临时转产造成产成品成本上升。因而各企业供应链能在不确定环境下或各种非常规性突发事件中可以更快恢复或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也是当今企业盈利最大化的前提。本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