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一九八四》中的人际意义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八四》是20世纪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反乌托邦”的力作。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作品的极权主义、人文主义、女性地位、党内权利的运作以及主人公反极权的方式等宏观方面的探讨,语言方面的研究仅限于人物心理活动的静态描写语和奥式新语的意义,对作品人物的对话研究甚少,然而正是这些人物的对话对揭示该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际意义是Halliday M.A.K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的三个语言元功能之一。它是指人们使用语言同他人进行互动,建立和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并用语言影响他人的行为,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并引发他人的观点或改变他人的看法,反映人际交往本质的意义。人际意义由语气、情态和评价途径来实现。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小说《一九八四》中的人际意义是如何通过语气、情态和评价三个系统来实现的。在语气系统中,各种子句类型体现了对话中的人际关系;在情态系统中,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情态隐语及其他情态类型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评价系统中,情感、判断和鉴别体现了人物之间对待彼此的态度。本文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将小说男女主人公温斯顿与茱莉叶的对话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的十个对话场景,通过分析对话中的语气、情态和评价所传递的人际意义,探讨小说人物的性格、社会地位、态度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以及对话中所体现的主题思想。  根据对话中人物所选择的语气类型、情态类型和态度类型,我们可知茱莉叶总是处于主导地位;相反,温斯顿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从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起始语气及感叹语气的统计来看,他们的关系经历了从敌人到恋人再到熟悉的陌生人的戏剧性变化。从情态类型来看,茱莉叶具有乐观、活泼、勇敢、圆滑和现实的个性特征;温斯顿具有悲观、忧郁、懦弱和富于幻想的个性特征。从情感语、裁决和鉴赏语来看,茱莉叶和温斯顿对待爱情忠诚,对极权主义持憎恨和反抗的态度。他们对上流社会的奢侈生活充满期待,对下层人民的自由生活非常向往,对极权统治极其不满。这也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该研究表明对小说中人际意义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小说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性格特点和他们的思想的理解,为解析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交际范围的拓宽,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跨文化问题的研究也不再是一个新的区域。有史以来,人们一直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人们不仅仅只
介绍了国际矿产勘查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融资模式,包括加拿大TSX/TSXV、伦敦AIM、澳大利亚ASX等市场勘查公司的上市数量以及私募、认股权证、股票期权等融资方式,并对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