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向加权网络节点有效距离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复杂网络知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现实中越来越多的真实网络可以应用复杂网络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在社会、经济、政治、医药、工程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关于复杂网络的应用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网络中关键节点的识别以及节点重要性的测度,而对于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而现实网络中节点之间相互影响通常反映了网络的重要特性,因此对于复杂网络节点之间相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建立有向加权网络的节点有效距离模型分析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结合现实中的国际贸易网络和新浪微博网络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建立了有向加权网络中的节点有效距离模型,对模型的构建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考察节点之间信息传播和物质传递的转移概率,计算节点之间不同长度路径的转移距离,最后定义所有路径中的最短距离为节点之间的有效距离。  (2)结合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关系特点,提出了国际贸易网络中国家重要性的度量方法以及国家贸易偏向的判断方法。利用节点有效距离模型,分别计算出了国家的进口有效距离和出口有效距离,根据平均有效距离分析国家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重要性,对比进出口有效距离的差异判断国家在不同产品贸易网络中的贸易偏向。相比寻常的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节点有效距离模型考虑了国家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对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关系分别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国家的贸易偏向,为国际贸易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深层次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3)利用节点有效距离模型定义了新浪微博用户的影响力系数,并根据影响力系数提出了微博用户中的意见领袖挖掘方法。节点有效距离模型将微博中的转发行为抽象为一个传播动力学过程,根据节点之间的信息转移概率计算用户之间的有效距离,进而定义微博用户的影响力系数,依据用户影响力系数挖掘微博中的意见领袖。该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微博网络拓扑结构分析,而是将整个转发行为与信息传播理论相融合来研究用户之间的影响力,更加切合微博中信息传递的实质。
其他文献
【摘 要】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机智的抓住生成,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更新学习方式,把握教学目标,相机的改变教学环节。  【关键词】预设 、生成、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打造以问题为核心的导学课堂以来,我们在不断的进行摸索尝试。对于此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预设,机智灵巧的捉住课堂生成,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用思维启发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生出智慧的火花!  一、充分预设、智抓生成
作为化学教师,要把差距变成潜力,潜力变成希望和现实,需要老师精妙的教学艺术,亲其师,信其道。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物质间变化的神奇莫测,化学知识中蕴藏着的多样美,充分挖掘其中的各种美,将自己的教学艺术发挥出来,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中充分地发挥和应用自己的教学艺术,把学生吸引到身边来,让他们愿意听,愿意主动学。  化学教学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有些讲授内容微观性
[摘 要]影响数控铣床生产效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现在许多学校、企业对此重视程度不够,使数控铣床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事实上,数控铣床生产效率可以提升的空间是很大的。在使用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到影响生产效率的各方面因素并想方设法地提高生产效率,才能使数控铣床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控铣教学质量探讨  前数控行業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工人,而中等职业学校恰恰是培养此类人才的。这就要求
数学教育家斯图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新课程也强调数学活动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实践和思维活动的过程.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突出,“动”是该课的基本特点,它是以学生操作、实践活动为主,做到学与用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这是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