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基非晶合金依靠其独特的性能,吸引了科研者们的关注。科研者在追求磁性能优异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提高铁基非晶合金中Fe元素的含量,然而在Fe元素含量增加的同时,往往伴随着非晶形成能力的下降,及矫顽力等其它性能的恶化。为解决以上难题,本学位论文研究Fe-B-P系非晶合金的制备及软磁性能,通过近自由电子近似理论设计合金成分;通过快速凝固方法制得合金条带;通过XRD测出合金的构成成分;通过DSC测试对合金样品进行热性能分析;通过VSM测出合金的磁学性能。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近自由电子近似理论设计发现:(Fe3P0.18B0.82)25及(Fe3P0.37B0.63)25合金样品的电子浓度分别为1.59与1.68,与Fe-Si-B系非晶合金最佳非晶形成能力时的电子浓度1.6比较接近。对不同冷却速度下制备的合金样品进行结构、热稳定性及磁性能分析发现:(Fe3P0.37B0.63)25合金比(Fe3P0.18B0.82)25合金非晶形成能力更高,而(Fe3P0.18B0.82)25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更高。 (2).研究了合金(Fe85-xB10P5Nbx)(x=0,1,3,4,5)中Nb替代Fe时,对α-Fe的析出及磁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Nb元素含量由0at%增加到5at%,合金中α-Fe晶化相的晶化面(200)面逐渐转变成(110)面;这种α-Fe晶化相的晶面生长转变现象在其它元素(Ni,Mo,YCr,Si)添加时也有体现;分析认为当Nb元素含量由0at%增加到4at%时,形成Fe-Nb团簇,该行为抑制了α-Fe的析出,提高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同时使得矫顽力降低;进一步增加Nb元素的含量为5at%时,形成的Nb-B团簇导致α-Fe析出的趋势,降低了非晶形成能力,从而矫顽力开始增加。 (3).Fe-Si-B系非晶合金的最佳非晶形成能力时的电子浓度1.6附近,根据此浓度值设计了Fe含量高于83%的Fe-B-P-Sn非晶态合金,并对该非晶态合金样品进行制备、测试,研究添加Sn对Fe-B-P系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GFA)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Fe元素含量下添加Sn有利于Fe基非晶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的增强;类金属含量使得合金电子浓度值约1.6时,Fe基非晶合金具有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和较低的矫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