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机制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在美国,目前被认为是企业最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之一。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效激励机制,能够高度统一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利益,使员工参与企业盈余分配,从而有效避免人才流失、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业良性运转。然而非上市公司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激励受制于信息公开、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为市场所了解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尚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从2011年至2020年,根据中央制定的全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计划,大量新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将在事业单位的改制中产生。“事改企”单位的股权激励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有着与一般企业不同的内外环境,改革后的行政职能、社会分工等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新旧的转换,必然要有一定的适应磨合期,将会不同程度的面临人才流失、运营风险、价值取向偏离、内部体制机制、市场定位、融资以及职工利益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以股权激励作为突破口,完善内部机制,减少人才流失,圆满完成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最大限度保证国家资源的继承和发展,将会成为新的课题。本研究选取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成的有限责任公司——K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K公司整体激励机制和股权激励的实施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和趋势,研究K公司股权激励体系设计中的限制条件,从多个层面探究改制企业的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设计方案,对促使改制企业形成高效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