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广西省横县地区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地农户对新农合满意度评价现状及影响因素。论文通过统计年鉴、新闻报刊等获取资料从宏观层面对横县新农合运行概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新农合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首先通过宏观层面分析发现,横县属于中等收入县,医疗服务设施在广西省所有县中相对齐全,新农合补偿政策全面,实施效果良好,信息管理效率高,监管有度。但仍存在许多不良、违法现象。如假冒参合人员骗取农合资金,挤占、挪用农合资金,医院乱收费等等。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农户个人、家庭特征、对新农合政策的了解程度、满意度评价和忠诚度评价等。再通过统计性描述发现农户家庭特征中总收入大部分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农户愿意承受的最高保费中存在两个峰值,即120~150元/人和180~200元/人。家距最近医院距离平均为30分钟的路程,31.6%的农户表示比较了解新农合的报销流程,3.5%的农户表示很了解新农合的报销流程。42.1%的农户认为所在地区没有大病救助模式,57.9%的农户认为近几年医院医疗条件有所改善,54.4%的农户认为近几年诊所医疗条件有所改善。然后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农户的文化程度、是否党员、愿意承受的最高保费、是否有大病救助模式、报销总额占比显著影响农民的满意度。结果表明,农户的文化水平越高,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越低;党员农户相较于非党员农户对新农合更为满意,;农户愿意承受的最高保费越高,其满意度越高;了解到当地有大病救助模式的农户比认为当地没有大病救助模式的农户对新农合具有更高的满意度,说明大病救助对农户而言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政策,新农合缺乏了大病救助方式相当于没有真正解决农户医疗风险问题;新农合报销范围越大,农户的满意度评价越高;报销总额占比越高,农户的满意度越高,说明商业医疗保险对新农合具有补充作用和正向溢出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政府应该增加投入,拓宽农合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强农合制度和农合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强化制度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医疗设施设备,开拓农户增收渠道。本文的研究具体细致,基本反映了当地农户新农合满意度情况,并且分析结果有其地区特殊性,对该地区新农合政策的改善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