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某三甲教学医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对比分析抗菌药物应用对手术患者院内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通过现况调查发现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提高医护人员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重视,为医院管理部门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2.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与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有关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引起外科医务人员的重视,控制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1.根据调查目的,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某院2006.01~03月手术科室连续出院病历进行调查,共调查符合条件病历3221份,然后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现况描述。2.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把调查对象分为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组与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组,采用χ~2检验研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院内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对比分析抗菌药物联用、使用种类数、使用天数、术前用药时机、术中追加给药、用药级别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3.将抗菌药物联用类型、使用天数、使用种类数、用药级别分为等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这几个因素与院内感染例次之间的相关关系。4.在现况研究的基础上,院内感染患者做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手术切口类型、科室为匹配条件,采用1:1配对的方法在未发生院内感染对象中选择对照组病例。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对抗菌药物相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与院内感染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 3221例手术患者中3217例(占99.88%)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性用药3040例,占94.4%。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共有7类62种。使用三线抗菌药物者1755例,占54.5%;抗菌药物联用率为39.1%;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平均使用抗菌药物1.94种;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总天数8.12天,术后平均用药天数7.06天;术前0.5~2h开始用药者仅有444例,占13.8%;手术持续时间大于3h的580例手术患者中,术中给药者仅占21.72%。2.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组与不合理组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应用组术后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合理应用组;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抗菌药物联用类型、使用种类、使用天数、用药级别及术前给药时机对手术患者院内感染有显著影响(P<0.05);术中是否追加给药对院内感染影响不显著(P>0.05)。3.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例次与抗菌药物联用类型、用药种类数、用药级别、用药天数存在正相关,联用类型越高、用药种类数越多、用药级别越高、用药天数越长则院内感染例次越高。4.单因素分析发现,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是否合理、抗菌药物是否联用、术前给药时机、预防用药级别、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种类数和天数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种类数过多、使用天数过长及术前给药时机不正确为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该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外科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征不严格,预防应用率较高,特别是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很高。还存在预防用药级别过高、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术前给药时机不正确、术中给药率过低等问题。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对院内感染的不良影响也很明显,不仅增加院内感染发生率,而且导致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率升高。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滥用现状,特别是控制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种类、天数和联用,对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