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复功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已成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故其治疗受到关注。目前本病西医主要是抗病毒治疗,但是仅仅抗病毒治疗不能完全解决肝脏炎症反应问题。肝功能异常作为肝脏炎性损伤表现形式,如不加以治疗,长期发展容易导致肝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市场上保肝抗炎药名目繁多,效果不尽相同。本课题通过与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胶囊)对比,研究观察我院自制药保肝复功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探讨其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优势与不足,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病例选择本实验60例病人均为2O12.O6~2O13.02期间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肝胆脾胃科门诊就诊病人。西医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订《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病人均为正确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DNA已经转阴但出现肝功能异常1周以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实验方法治疗组(30例)在常规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保肝复功丸每次10g,每日3次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给予甘利欣胶囊每次150mg,每日3次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总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反应。3.观察指标疗效指标: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复常率。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肾功能,肝胆脾胰彩超,血压,血清电解质。4.统计分析实验结束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测,P<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判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被认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adit检验。结果:1.综合比较:治疗组30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经ridit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候临床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肝功能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均明显下降,经过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BIL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效果更明显(P<0.01)。说明保肝复功丸与甘利欣胶囊相比改善肝功能具有优势。4.安全性观察:治疗组30例患者观察过程中无人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有1例出现低钾血症,1例出现高钠血症,其余无不良反应发生。说明保肝复功丸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甘利欣胶囊。结论:保肝复功丸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中医症候,临床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深入研究猪口蹄疫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等,总结出现代规模化养猪对该病的可行防控措施,提高了总体防控效果,并纠正业内对该病的一些错误认识。
从英语语篇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步骤出发,探讨在语篇教学前、后、外三个维度下初三学生如何对语篇文本进行深度挖掘与广度延伸。通过教学设计实例,分析英语语篇教学前、中、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家庭资产组合和形式日趋多样化。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但农村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仍旧十分重要。本文通过陕西省农户金融资产分
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甘肃银行绩效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着力改善甘肃银行的绩效体系现状,有助于提高员工对绩效和薪酬的满意度,员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3S技术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水土保持、荒漠化以及3S技术进行概述,提出3S技术在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