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搏信号的心电干扰段心率变异性估计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uobi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产生于心脏搏动间期的周期性变化,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活性及其平衡性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许多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和诊断。通常,HRV从心电信号中获取,但是获取心电信号的电极导联和连线繁杂,同时,心电信号监护设备所采集的信号经常含有人体运动等因素引起的干扰段,干扰段的HRV难以直接提取,从而导致一些以HRV为基础的疾病检测方法或系统产生误判,可靠性降低。因此,为了提高心电信号干扰段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且准确估计干扰段信号的HRV,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干扰段HRV估计方法。该方法采用短时自相关原理检测心电信号中的干扰段,并利用脉搏信号与心电信号间的相关性,采用基于自相关函数的快速功率谱估计法和改进的滑窗迭代DFT算法,分别从同步采集的脉搏信号中估计心电干扰段的HRV,并与现有的典型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HRV估计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实时性。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1)心电脉搏信号的滤波。心电脉搏信号都为微弱的信号,在它们的采集的过程中会引入各类噪声和干扰。通常采集的心电脉搏信号中都会含有基漂、肌电干扰和50Hz的工频干扰。为了滤除这些干扰和噪声信号,本文首先对标准的心电脉搏信号波形进行了介绍,然后设计实时性比IIR和FIR滤波器更强的整系数滤波器进行滤波。(2)心电信号干扰段检测。根据心电信号干扰段的特点,采用短时自相关原理快速检测心电信号的干扰段,并结合光滑度和动态变异系数两个动态参数提高干扰段检测的准确度。采用国际常用MIT-BIT Arrhythmia Database/Challenge2014 Training Set(challenge/2014/set-p)数据,对提出的干扰段检测算法和现有常用的几种干扰段检测算法进行仿真比较,评估所提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干扰段检测算法的准确度更高并且实时性更强。(3)心电干扰段的HRV估计。利用心电信号和脉搏信号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基于自相关函数的快速功率谱估计法和改进的滑窗迭代DFT算法,分别从同步采集的脉搏信号中估计心电干扰段的HRV。并将文中提出的HRV估计算法与目前常用的HRV估计算法进行仿真比较,评估文中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4)基于心率变异性估计的冠心病识别方法研究。考虑到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采用文中提出的改进滑窗迭代DFT算法提取健康人和冠心病患者的HRV,针对它们的不同,分别提取它们时域和频域特征,然后进行特征选择,选取最佳的特征组合,采用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对选取的特征组合分类。最后,与常用的几种智能算法进行实验比较,分析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对文中的分类算法进行进一步性能评估。
其他文献
在利用航海雷达测量海浪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干扰。这些干扰中最为常见的是同频干扰、固体目标物干扰和降雨干扰。这些干扰的存在将降低采集的雷达图像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后
视频拼接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是将两个或多个具有重叠区域的视频序列拼接生成一个视野更加宽广的视频序列。该技术在视频监控、视频检索、虚拟现实、影视制作等领域得到越
近几十年来,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因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质是不确定离散时滞系统,这使得实际控制系统中的时滞和不确定性现象更为普遍,它们的存在不利于
在全球广泛开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的同时,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也在快速组建,并开始从区域性服务向全球性服务拓展。卫星导航接收机作为用户端,随着航空、航天、军事等
机载视频记录仪是用于实现视频等数据处理及存储功能的系统。在机载飞行过程中,它记录各种数据信息,飞行结束后,可将存储在记录介质上的全部数据拷贝出来,进行研究,对飞行情
学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手段,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传感器节点自组织而成的无线网络,从个体角度来看,传感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大,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
学位
内模控制由于良好的动态性及鲁棒性引发广泛的研究兴趣,目前单变量内模理论比较成熟,在实际中也已经得到成功应用,但多变量内模控制仍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本文利用仿真实
矿井局部通风机是掘进工作面生产系统中最重要的机电设备,其工作质量的下降,将直接威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采用简单控制算法实现的通风机控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风
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对离散制造过程进行精确控制成为可能,而这在单件生产调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一点出发,本文研究了两个关键问题:一、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