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是高层建筑体结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层数多、荷载大而对地基的变形和承载力要求比较高,工程中常采用桩筏(箱)基础,通过桩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合适土层或桩周土体,以保证建筑物对沉降及稳定性的要求。然而,由于桩(筏、箱)基础沉降理论的复杂性,其受力机理和变形特性等很多问题至今仍没能很好地解决。目前,桩筏(箱)基础应用的广泛性迫切需要一种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沉降计算方法,来更合理地指导设计。因此,对于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问题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总结现有几种主要的高层建筑的沉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简介了几种常用的地基模型,根据桩沉降变形机理,分析研究桩间土压缩变形和地基整体压缩变形的变化特征,提出本人建议的沉降计算方法,就等代实体模拟桩端底面位置上移Lc值和沉降计算影响深度Zn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此外,还针对压缩模量Es、变形模量Eo、卸荷模量Et、回弹模量Er以及回弹再压缩模量Ers等各种模量取值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自己了的看法和建议。然后,通过FLAC 3D软件对某高层建筑工程实例进行模拟分析,建模后模拟得到施工全程至沉降稳定这整个过程的应力、应变变化状况,以及基坑变形和地基土体沉降变形的情况,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较好相符,并由地基土中的应力与变形情况论证了前文提出计算方法中Lc和Zn的取值针对本工程是合理的。而且,采用本文提出的沉降计算方法对该工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沉降值与实际沉降值较相符,说明该方法比较合理。此外,还与其它几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该方法与实际值最为接近。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网络算法运用MATLAB数值软件对某个工程进行沉降位移反演分析得到地基土体的岩土参数μ、Es、C、φ值,为以后工程中岩土参数的确定和预测提供了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