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二乘法评价方法的IPT系统抗偏移性能分析与优化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化的推进,电子、电气产品越发多样化,传统的接触式充电方式无法充分满足不同场合下的用户充电需求。相较于传统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没有直接电气接触,具有无磨损、无电火花、无需人工插拔等优势,有利于设备适应极端恶劣环境,在小功率消费电子、植入式医疗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际应用中,IPT系统原边线圈与副边线圈发生相对偏移不可避免,这会导致磁耦合状态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电能传输的不稳定。本文以小功率设备无线充电应用为背景,针对上述偏移问题展开研究,以提高IPT设备的抗线圈偏移性能。首先,本文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产生开始,介绍了国内外感应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从磁路机构、闭环控制、补偿拓扑设计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对于提高IPT系统抗偏移性能的研究现状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接着,对IPT系统的原理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SS和SP补偿拓扑在完全谐振补偿下的系统能效特性。同时,分析了圆形、方形和DD型三种基本线圈的抗偏移性能和经济性,发现对于小功率系统,固定线长下圆形线圈的抗偏移性能最佳且经济性最好。再接着,分析了非完全谐振SS和SP补偿的IPT系统的输出特性,为了更好表示原副边的谐振状态,引入谐振因子的概念。经过分析发现通过调节谐振因子参数,可以改变IPT系统的抗偏移性能,为下文的参数优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了传统IPT系统的抗偏移性能评价方法和应用缺陷,提出了更适用于IPT系统优化的最小二乘法评价方法;结合IPT电路模型和性能指标约束,利用遗传算法对SS补偿和SP补偿的IPT系统进行参数优化,得出相应的参数优化结果。最后,基于优化结果,搭建SS补偿和SP补偿的系统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SS补偿,SP补偿的IPT系统原边输出电压电流相角较大且输出电流幅值过大,会造成较大的损耗,故选用SS补偿作为补偿拓扑。为了进一步验证参数优化效果,搭建了50W的IPT系统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原副边线圈在偏移30%内,优化后的系统输出功率波动低于额定功率15%,远低于优化前系统的功率波动180%。故优化后系统输出功率稳定性优于传统的完全谐振IPT系统。从而证明了所提出的IPT系统抗偏移性能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传统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普遍沿用普通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侧重专业技能培训,忽略学生情感智识培养,无法与学生内心情感需求产生共鸣。笔者以多维教学为手段、情感渗透教学为载体,着眼于链接课堂内容与个人情感认知,在专业技艺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学养体悟,实现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与美育教育有机结合,创设有温度的中职美术课堂。
我国商业综合体发展迅猛,总建筑面积世界第一,其内部结构功能复杂,火灾荷载大,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火灾危险性高。科学地评价其火灾风险,利用火灾保险进行风险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火灾风险评价以及传统的火灾保险费率厘定方法都无法满足当前“智慧消防”的发展要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商业综合体的动态火灾风险评价,建立面向火灾保险的远程风险诊断模式,已成为
目的:研究分析在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过程中对开展针对性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层抽样法选择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0例,单双号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均使用针对性急诊护理,对照组则是使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接诊至心电图时间、至给药时间和至收住院时间均显著的比对照组要短,而在病情稳定、病情复发率方面均显
本论文对中韩定语标志"的"和"■"进行对比,分析中韩两国语法用语的异同之处,并且希望对学习汉语和韩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提供理解和帮助。根据语法解释中韩两国定语的主要作用都是"修饰和限制中心语,赋给中心语以新的信息,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和"■"作为定语的标志,在日常表达和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本文对中韩两国的定语语法进行了分析。
目的 基于细胞凋亡芯片明确白花败酱草乙酸乙酯部位抗结肠癌的药效成分,探讨其抗结肠癌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10种不同产地白花败酱草乙酸乙酯部位的指纹图谱,基于细胞凋亡芯片评价其药效指标,并与指纹图谱的相关信息通过灰色关联度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进行谱效关系分析,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其药效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与鉴定。结果 白花败酱草乙酸乙酯部位抗结肠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槲皮素
目的:给急性心梗护理之中运用优质护理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114例,并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一般组,每组57位。给常规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给实验组使用优质护理的方式,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论是住院时间、抢救时间还是分诊时间都要明显优于一般组,其差异有着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文章介绍了在一些特殊时期或学生不能到校上课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互联网线上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独自居家学习依然和班级团队有着紧密的联系,解决学生独自居家学习的心理问题,并为学生在独自学习过程中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