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自觉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u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阐明了精神生产的内涵、特点、内在结构、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精神生产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以及精神生产的历史演变规律等。本文依据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着重论述了这一理论的思想要点,即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主导作用,精神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精神生产对文化发展的导向作用,以及精神生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但在由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社会的物化逻辑的影响下,精神生产也受其影响与制约,失去其精神价值,人类的精神家园被淹没于“物”的世界中。一方面,马克思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现代社会的物化逻辑;另一方面,马克思努力寻找人类生命从这一逻辑走出来的现实道路。在马克思思想影响下,20世纪人类展开对资本主义强烈的文化批判。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受到物化逻辑的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任务。因而,我们必须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时代价值,研究文化转型规律,实现文化的综合创新,以培育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只有在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与文化自觉意识的指导下,我们才有可能顺利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既是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思想一脉相传的,又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南针。本文从的理论基础、提出背景、意蕴和特征对科学发展观中和谐思想进
宗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属于人的精神世界。在人类的精神沟通中,宗教理解是相当重要的一面。从保存民族文化到民族价值的弘扬,宗教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和文化交流的媒介。我们要深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构成的不断变
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是通过赋予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作品的专有权利而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的进步与繁荣。维护著作权人与传播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
在恩格斯的青年时期,其宗教思想的变化对其文学活动的影响要比任何其他的因素都更直接。青年恩格斯的文学活动承载着他的宗教思想,而他的宗教思想又是和他的文学活动风格协调发
民间科技研究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由民间走向职业,由非主流走向主流的.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开始都是
企业培训可以从职能、学历、专业技能培训三个方面入手,号召全员参与到"大练兵"当中来。当然要充分考虑到各企业在大环境影响下,培训预算肯定会有缩减,而且各企业的人力构成
廖意民,爱国华侨商人,自小喜欢科学和发明,对自然动力和天气的研究尤其深入.廖意民十分关心环境问题,通过对水灾、风灾、雪灾频繁多发等问题进行研究,发明了"预防龙卷风、热
新疆喀什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主要是维吾尔族群众聚居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各种原因,喀什地区的经济长期以来比较落后,又地处反分裂斗争的前沿,是